就像一道道伤口(转帖)

5
回复
471
查看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发表于 2011-10-11 09: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中文注册)

x
除非在冬季,玉龙雪山能够欣赏到丰厚的皑皑白雪,6-8 由此进入→ 除非在冬季,玉龙雪山能够欣赏到丰厚的皑皑白雪,6-8月期间,在这里,人们已很少看到什么雪的踪迹,即使是在海拔4600米以上的冰川公园,那儿的雪和冰川实在是少得可怜。要知道,十年前,来过玉龙雪山的人们都会清楚地记得,在海拔3300米左右的登山索道处,即使是丽江气温最高的6-8月,这里都有齐膝深的白雪。 如果你对此觉得有疑惑和不解。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人类活动频繁的破坏。十年前,丽江古城的年均游客量大致在80万左右,2010年,这里的游客数量呈几何数列递增,达到惊人的2000万左右,黄金旺季,丽江古城每日的巅峰游客数量可以超过10万,可想而知,丽江古城周边环境所承受的压力。这一切都是因为大(理)丽(江)铁路的开通,游客们现在通过乘坐廉价的火车飞奔丽江变得非常容易。当然,也有将玉龙雪山积雪日渐减少的现象解释为全球气候环境的变暖,但是,最后的根源总在人类活动的频繁。 滇藏高原的西北线旅行,我拍了很多风光、风景照,为是否在博客登载而犹豫再三,因为,这些壮美纯净的照片,很多都是人际罕至的荒漠地带拍摄的,当更多月期间,在这里,人们已很少看到什么雪的踪迹,即使是在海拔4600米以上的冰川公园,那儿的雪和冰川实在是少得可怜。要知道,十年前,来过玉龙雪山的人们都会清楚地记得,在海拔,梅里雪山是否也会像玉龙雪山一样,失去应有的白雪覆盖的壮丽美景? 对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言的人们来说,他们沾沾自喜于丽(江)香(格里拉)铁路的即将竣工,他们洋洋得意于去雨崩村那个17、8公里不通车的崎岖山路也有希望被隧道或盘山公路打通,而,在我看来,滇藏高原最后净土的守护已经变得极其艰难。交通便利,有时候,反而成为摧毁这些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自然景观的推手。 通往德钦的路上,可以看见很多公路,铁路建设项目在上马,渣土车经过,尘土飞扬,很多山坡都有挖掘机日夜挖掘,葱翠的山野就像被划出一道道伤口,蓝天碧水下,显得格外刺眼。 美丽,纯净的滇藏线,谁来捍卫你的安宁? 3300米左右的登山索道处,即使是丽江气温最高的6-8的人们倾慕这里的奇妙风景而纷至沓来的话,未必不会给这些最后的净土带来毁灭性的破坏! 比如徒步爱好者倍受青睐的雨崩村,能够见证到无与伦比的日照金山的迤逦景象。由于德钦去梅里雪山没有通公路,且有17、8公里的崎岖山路阻隔,很多游客难以轻松达到,这是一个全村人口40来户的小山村,很多物资需要依靠骡子翻山越岭从外地运进。1990年,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外来客,但是,随着雨崩村越来越被游客们所推崇和热爱,2010年全年,即使是如此与世隔绝的地方也有近10万人到来。央视有个专题片曾经报道过,雨崩村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外地游客扔下了无数垃圾,其中大部分都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垃圾,一边是神圣庄严的卡瓦博格神山圣土,一边却是外地游客四处抛洒的慢慢变得堆积如山的腐臭生活垃圾。为了将这些垃圾运输出去,它们动用了浩大的骡子运输队伍,每头骡子背负50来斤垃圾,总计70多吨,想象下,那些可怜的骡子,在陡峭嶙峋的近二十公里的山路上跑了多少来回。由于游客不断递增,雨崩村周边越来越多的高原原始树木被砍伐建客栈,建宾馆,或是当柴火煮饭烧洗澡水,想象一下,雨崩村,还能够经受得多久的折腾,想象一下,十年后月,这里都有齐膝深的白雪。
如果你对此觉得有疑惑和不解。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人类活动频繁的破坏。十年前,丽江古城的年均游客量大致在80,梅里雪山是否也会像玉龙雪山一样,失去应有的白雪覆盖的壮丽美景? 对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言的人们来说,他们沾沾自喜于丽(江)香(格里拉)铁路的即将竣工,他们洋洋得意于去雨崩村那个17、8公里不通车的崎岖山路也有希望被隧道或盘山公路打通,而,在我看来,滇藏高原最后净土的守护已经变得极其艰难。交通便利,有时候,反而成为摧毁这些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自然景观的推手。 通往德钦的路上,可以看见很多公路,铁路建设项目在上马,渣土车经过,尘土飞扬,很多山坡都有挖掘机日夜挖掘,葱翠的山野就像被划出一道道伤口,蓝天碧水下,显得格外刺眼。 美丽,纯净的滇藏线,谁来捍卫你的安宁? 万左右,2010年,这里的游客数量呈几何数列递增,达到惊人的2000万左右,黄金旺季,丽江古城每日的巅峰游客数量可以超过10万,可想而知,丽江古城周边环境所承受的压力。这一切都是因为大(理)丽(江)铁路的开通,游客们现在通过乘坐廉价的火车飞奔丽江变得非常容易。当然,也有将玉龙雪山积雪日渐减少的现象解释为全球气候环境的变暖,但是,最后的根源总在人类活动的频繁。
滇藏高原的西北线旅行,我拍了很多风光、风景照,为是否在博客登载而犹豫再三,因为,这些壮美纯净的照片,很多都是人际罕至的荒漠地带拍摄的,当更多的人们倾慕这里的奇妙风景而纷至沓来的话,未必不会给这些最后的净土带来毁灭性的破坏!
比如徒步爱好者倍受青睐的雨崩村,能够见证到无与伦比的日照金山的迤逦景象。由于德钦去梅里雪山没有通公路,且有,梅里雪山是否也会像玉龙雪山一样,失去应有的白雪覆盖的壮丽美景? 对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言的人们来说,他们沾沾自喜于丽(江)香(格里拉)铁路的即将竣工,他们洋洋得意于去雨崩村那个17、8公里不通车的崎岖山路也有希望被隧道或盘山公路打通,而,在我看来,滇藏高原最后净土的守护已经变得极其艰难。交通便利,有时候,反而成为摧毁这些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自然景观的推手。 通往德钦的路上,可以看见很多公路,铁路建设项目在上马,渣土车经过,尘土飞扬,很多山坡都有挖掘机日夜挖掘,葱翠的山野就像被划出一道道伤口,蓝天碧水下,显得格外刺眼。 美丽,纯净的滇藏线,谁来捍卫你的安宁? 178公里的崎岖山路阻隔,很多游客难以轻松达到,这是一个全村人口40来户的小山村,很多物资需要依靠骡子翻山越岭从外地运进。的人们倾慕这里的奇妙风景而纷至沓来的话,未必不会给这些最后的净土带来毁灭性的破坏! 比如徒步爱好者倍受青睐的雨崩村,能够见证到无与伦比的日照金山的迤逦景象。由于德钦去梅里雪山没有通公路,且有17、8公里的崎岖山路阻隔,很多游客难以轻松达到,这是一个全村人口40来户的小山村,很多物资需要依靠骡子翻山越岭从外地运进。1990年,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外来客,但是,随着雨崩村越来越被游客们所推崇和热爱,2010年全年,即使是如此与世隔绝的地方也有近10万人到来。央视有个专题片曾经报道过,雨崩村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外地游客扔下了无数垃圾,其中大部分都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垃圾,一边是神圣庄严的卡瓦博格神山圣土,一边却是外地游客四处抛洒的慢慢变得堆积如山的腐臭生活垃圾。为了将这些垃圾运输出去,它们动用了浩大的骡子运输队伍,每头骡子背负50来斤垃圾,总计70多吨,想象下,那些可怜的骡子,在陡峭嶙峋的近二十公里的山路上跑了多少来回。由于游客不断递增,雨崩村周边越来越多的高原原始树木被砍伐建客栈,建宾馆,或是当柴火煮饭烧洗澡水,想象一下,雨崩村,还能够经受得多久的折腾,想象一下,十年后1990年,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外来客,但是,随着雨崩村越来越被游客们所推崇和热爱,2010的人们倾慕这里的奇妙风景而纷至沓来的话,未必不会给这些最后的净土带来毁灭性的破坏! 比如徒步爱好者倍受青睐的雨崩村,能够见证到无与伦比的日照金山的迤逦景象。由于德钦去梅里雪山没有通公路,且有17、8公里的崎岖山路阻隔,很多游客难以轻松达到,这是一个全村人口40来户的小山村,很多物资需要依靠骡子翻山越岭从外地运进。1990年,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外来客,但是,随着雨崩村越来越被游客们所推崇和热爱,2010年全年,即使是如此与世隔绝的地方也有近10万人到来。央视有个专题片曾经报道过,雨崩村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外地游客扔下了无数垃圾,其中大部分都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垃圾,一边是神圣庄严的卡瓦博格神山圣土,一边却是外地游客四处抛洒的慢慢变得堆积如山的腐臭生活垃圾。为了将这些垃圾运输出去,它们动用了浩大的骡子运输队伍,每头骡子背负50来斤垃圾,总计70多吨,想象下,那些可怜的骡子,在陡峭嶙峋的近二十公里的山路上跑了多少来回。由于游客不断递增,雨崩村周边越来越多的高原原始树木被砍伐建客栈,建宾馆,或是当柴火煮饭烧洗澡水,想象一下,雨崩村,还能够经受得多久的折腾,想象一下,十年后年全年,即使是如此与世隔绝的地方也有近10万人到来。央视有个专题片曾经报道过,雨崩村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外地游客扔下了无数垃圾,其中大部分都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垃圾,一边是神圣庄严的卡瓦博格神山圣土,一边却是外地游客四处抛洒的慢慢变得堆积如山的腐臭生活垃圾。为了将这些垃圾运输出去,它们动用了浩大的骡子运输队伍,每头骡子背负50来斤垃圾,总计70多吨,想象下,那些可怜的骡子,在陡峭嶙峋的近二十公里的山路上跑了多少来回。由于游客不断递增,雨崩村周边越来越多的高原原始树木被砍伐建客栈,建宾馆,或是当柴火煮饭烧洗澡水,想象一下,雨崩村,还能够经受得多久的折腾,想象一下,十年后,梅里雪山是否也会像玉龙雪山一样,失去应有的白雪覆盖的壮丽美景?
的人们倾慕这里的奇妙风景而纷至沓来的话,未必不会给这些最后的净土带来毁灭性的破坏! 比如徒步爱好者倍受青睐的雨崩村,能够见证到无与伦比的日照金山的迤逦景象。由于德钦去梅里雪山没有通公路,且有17、8公里的崎岖山路阻隔,很多游客难以轻松达到,这是一个全村人口40来户的小山村,很多物资需要依靠骡子翻山越岭从外地运进。1990年,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外来客,但是,随着雨崩村越来越被游客们所推崇和热爱,2010年全年,即使是如此与世隔绝的地方也有近10万人到来。央视有个专题片曾经报道过,雨崩村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外地游客扔下了无数垃圾,其中大部分都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垃圾,一边是神圣庄严的卡瓦博格神山圣土,一边却是外地游客四处抛洒的慢慢变得堆积如山的腐臭生活垃圾。为了将这些垃圾运输出去,它们动用了浩大的骡子运输队伍,每头骡子背负50来斤垃圾,总计70多吨,想象下,那些可怜的骡子,在陡峭嶙峋的近二十公里的山路上跑了多少来回。由于游客不断递增,雨崩村周边越来越多的高原原始树木被砍伐建客栈,建宾馆,或是当柴火煮饭烧洗澡水,想象一下,雨崩村,还能够经受得多久的折腾,想象一下,十年后对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言的人们来说,他们沾沾自喜于丽(江)香(格里拉)铁路的即将竣工,他们洋洋得意于去雨崩村那个178公里不通车的崎岖山路也有希望被隧道或盘山公路打通,而,在我看来,滇藏高原最后净土的守护已经变得极其艰难。交通便利,有时候,反而成为摧毁这些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自然景观的推手。
通往德钦的路上,可以看见很多公路,铁路建设项目在上马,渣土车经过,尘土飞扬,很多山坡都有挖掘机日夜挖掘,葱翠的山野就像被划出一道道伤口,蓝天碧水下,显得格外刺眼。
的人们倾慕这里的奇妙风景而纷至沓来的话,未必不会给这些最后的净土带来毁灭性的破坏! 比如徒步爱好者倍受青睐的雨崩村,能够见证到无与伦比的日照金山的迤逦景象。由于德钦去梅里雪山没有通公路,且有17、8公里的崎岖山路阻隔,很多游客难以轻松达到,这是一个全村人口40来户的小山村,很多物资需要依靠骡子翻山越岭从外地运进。1990年,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外来客,但是,随着雨崩村越来越被游客们所推崇和热爱,2010年全年,即使是如此与世隔绝的地方也有近10万人到来。央视有个专题片曾经报道过,雨崩村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外地游客扔下了无数垃圾,其中大部分都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垃圾,一边是神圣庄严的卡瓦博格神山圣土,一边却是外地游客四处抛洒的慢慢变得堆积如山的腐臭生活垃圾。为了将这些垃圾运输出去,它们动用了浩大的骡子运输队伍,每头骡子背负50来斤垃圾,总计70多吨,想象下,那些可怜的骡子,在陡峭嶙峋的近二十公里的山路上跑了多少来回。由于游客不断递增,雨崩村周边越来越多的高原原始树木被砍伐建客栈,建宾馆,或是当柴火煮饭烧洗澡水,想象一下,雨崩村,还能够经受得多久的折腾,想象一下,十年后
美丽,纯净的滇藏线,谁来捍卫你的安宁?
开始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09: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封起的日子,
不知名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看他的博客是我每天的一个习惯。
作为一个价值投资理念的倡导者,现在的他正在旅行中。
开始说:
山高人为峰,路远任我行,江西巅峰户外倡导绿色户外!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1-10-11 10: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美丽的自然景观,随着人类的进驻,都会慢慢消逝。
麦秆菊说:
山高人为峰,路远任我行,江西巅峰户外倡导绿色户外!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10: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麦秆菊 发表于 2011-10-11 10: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多美丽的自然景观,随着人类的进驻,都会慢慢消逝。

昨天晚上睡觉前,随机看了集美剧,故事正好是关于露营遇变态杀手的事情。
美国还是地大物博,人少。徒步露营大概是常态的东西。
中国人多,没办法了。
开始说:
山高人为峰,路远任我行,江西巅峰户外倡导绿色户外!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1-10-11 16: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现在要抓紧时间徒步露营,要不以后真没有合适的地方了!{:soso_e128:}
西风说:
山高人为峰,路远任我行,江西巅峰户外倡导绿色户外!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16: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风 发表于 2011-10-11 16: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们现在要抓紧时间徒步露营,要不以后真没有合适的地方了!

记得最早那个洪崖丹井,下到下面,还可以发古人之幽情,后来抬头上面就是大宇的球场,真是煞风景呀。
开始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巅峰户外与你快乐分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全国服务热线:

400-000-000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邮编:330000 Email:kinbb82@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13 Comsenz Inc.  江西巅峰户外运动俱乐部 版权所有   

江西巅峰户外运动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