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江西的母亲河(赣、抚、信、饶、修)探源

16
回复
2733
查看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发表于 2012-3-2 16: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中文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飞翔 于 2012-6-1 17:54 编辑

江西的母亲河——赣鄱五大水系(赣、抚、信、饶、修)探源
  江西山青水绿,风光无限,生态人文,美不胜收。江西的赣鄱五大水系是江西人民真正的母亲河,不仅养育了江西4300万人民,而且也造福于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树有根,水有源。饮水思源,乃国人之情结。休闲时间,如能行一次绿色环保的母亲河探源之旅,将能抒发我们爱自然、爱江西的崇高情怀。

一、赣江探源
源头概况
赣江源头.jpg
    赣江是江西省内的第一大河流,其流域面积近达江西省总面积的一半,也是长江的第二大支流(就其流量而言)赣江发源于石城县境内的武夷山南段石寮岽。1995年版《江西省志》中《江西省水利志》记载“赣江以赣州以上为上游,以贡水为主,自石城县石寮岽河源至赣州市全长255。”“贡水主流在会昌县城以上又称绵江,瑞金县城以上分壬田河与黄沙河二源,主河源在壬田河,壬田河又分为南北二源,均来自武夷山西麓高山岭间,北源起源于石城县境内大坑里,南源起源于南端石寮岽。”
2001年经省科技厅评审后确定“石寮河为赣江的源河,石寮河1号泉为赣江源头。”此点位于东经116°21′40″,北纬25°57′48″,该区域自然资源所有权为石城县所有。经多部门调查石寮河流域面积4.235㎞2,其中石城县境内为2.585㎞2,瑞金境内1.65㎞2。
赣江起源于石城县石寮岽,流经瑞金、会昌、于都、赣县、赣州、吉安、宜春、南昌、九江的有关县市,于永修吴城入鄱阳湖,全长766㎞,流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3.
赣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县横江镇洋地管理区,属武夷山脉西南坡。1998年成立了“石城赣江源县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 2004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石城县赣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对石城赣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功能区划进行了调整及更名,调整后的保护区总面积为16100.85公顷,其中瑞金市内面积为5342.10公顷,石城县内面积为10758.75公顷,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个区,调整后的保护区更名为江西赣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属华南地层区,所处的鸡公岽及其周围是新构造运动抬升而形成的中低山地,故保护区内群山连绵起伏,错落有致。由于地质结构的控制,地貌分布较有规律,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向西南倾斜。最高峰鸡公岽,海拔为1389.9米。
区内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溪流瀑布随处可见。主要瀑布有龙潭瀑布、龙门瀑布、赣江源头第一瀑、马尾水瀑布等;主要水流有上洞河、石寮河、石阔河、樟坑河、珠玑河、小姑河,水质洁净,达到国家I类水质标准,其中上洞河、石寮河、泮田河汇聚形成了赣江源头水,每年为赣江提供1000万立方米的国家I类水。
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7.5℃,全年无霜期246天,年均日照数1942小时,年均降雨量2100毫米。
独特的地理环境、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典型的湿润性气候,造就了赣江自然保护区内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区内古木参天,林海连绵,千峰竞秀,万壑摇翠,绿涛碧浪,一望无垠。据考察,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森林覆盖率均在90%以上。目前已查明的高等植物有78科145属,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伯乐树、异形叶玉叶金花、南方红豆杉、珙桐、银杏,二级保护植物有香榧、半枫荷、花榈木等12种。植被群落垂直分布十分明显,从上往下分布,主要是以松柏为主的针叶林,过度层为以松杉与阔叶壳斗科植物为主的针阔混交林、竹林、阔叶林、灌木林、山顶草甸,还有成片分布的原生榉树群落在我省乃至为全国罕见。
赣江源保护区是一处巨大的天然动物园,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区内有兽类5目14科27种,鸟类10目22科52种,两栖类1目3科10种,爬行类2目10科25种,鱼类1目3科5种,总计野生动物资源有4纲18目101种,森林昆虫528种。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豹、云豹、蟒蛇,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虎纹蛙等25种,省级保护动物有狐等35种。
赣江源自然保护区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而且具有许多历史、人文景观,主要包括有江福亭、客家村落——七岭、手工造纸作坊遗址等。
保护区地处江西、福建两省三县交界处,因此留下了许多两省人民世代交往的烙印。在鸡公岽的山口刘家坳,1828年两省人民共同建造的“江福亭”,虽历经百年风雨,却依然见证着两省人民的深厚友谊。
七岭村是一个客家小山村,为“赣江源头第一村”,现有农户24户,133人。村民原来多以造纸为生,如今造纸行业已经萧条,村内建筑大多是打垒建筑,朴实无华但特色鲜明,群山环抱的意境下令人心旷神怡。村中有福广公祠,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镂空石窗和堂内木雕都十分精美。公祠后有裕后堂,站在裕后堂处,可见此地别有风味,左高右低,中间山形呈波浪状。整个村落夏天无一蚊子,可谓避暑的好地方。
行程参考
第一天:周五下午6点南昌出发,经京福高速、鹰瑞高速到石吉高速,在石吉高速的石城互通下高速公路后,再经206国道至罗云转入乡道,前往石城县横江镇东南的上寮或七岭村宿营,全程约350多公里,路途耗时需要6小时左右。
第二天:早晨8点开始登山探险,前往石寮河寻找赣江源头的石碑。在《赣江源》碑前摄影留念之后,继续上攀赣源崠山脊,并在《赣江发源地》标识碑前摄影留念之后,开始登天华山金顶。登上金顶之后,可到附近万峰古寺参拜佛主,然后择地露营。晚餐之后,除了能在山顶之上数天上星星之外,还有可能一览到长汀古城的灯火。
第三天:早起观赏日出景观。用过早餐之后,向日东乡府所在地进发,在此午餐之后,乘车前往游览日东水库风光和名胜罗汉岩美景,然后返回南昌。

二、抚河探源
【源头概况】
psb.jpg

    抚河是流域面积仅次于赣江的江西第二大河流,河流全长约346公里,由南向北汇入鄱阳湖。抚河鄱阳湖水系主要河流之一。上游(抚州以上)又称盱江。发源于武夷山脉西麓广昌县驿前乡的血木岭,纳广昌、南丰、南城、金溪、抚州、临川、进贤、南昌等地支流后汇入鄱阳湖。流域面积1.5811万平方公里。一般称主支盱江为上游,其间自南城至抚州有疏山、廖坊两处火成岩坝段,以下为逐步开展的平原或丘陵;抚州以下为下游,两岸为冲积台地,田畴广阔。过柴埠口,抚河进入赣抚平原。至箭江口,抚河分为东、西两支:东支为主流,经梁家渡下泄,由青岚湖入鄱阳湖;西支分而为三,水系略显混乱,大部分经向塘、午阳回归主流,经整治后西支仅在大水年分洪,一般年份独流入湖。 下游李家渡水文站年均径流总量为139.5亿立方米,实测最大流量8490立方米/秒。流域内溪涧众多,水势跌荡,水能蕴藏量约60万千瓦。
  抚河流域开发较早。远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定居。古迹名胜有抚河上游南城县北的明建万年桥,桥长411米,23孔,现仍可通行汽车。宜黄县南有建于唐代的石巩寺。
抚河源头
    抚河位于驿前镇姚西村的血木岭,是抚河发源地,经专家考证,抚河发源于江西省广昌县境内的龙井水,源头被确认为是灵华峰东侧石壁下的一处泉眼(东经116°15′42",北纬26°33′02",海拔高程920.48米)。抚河源头所在的灵华峰,处于广昌、宁都、石城三县交界处的血木岭之巅,海拔高程998.48米。山上多嶙峋怪石,有多处喷涌的泉水,泉水汇集,形成雄奇壮观的飞瀑,风景十分秀丽。《汉书·地理志》和郦道元的《水经注》均有记载。最高处为灵华峰,海拔991米。山上怪石嶙刚,且多罅隙,泉水从中喷沫而出,汩汩作响,至血木岭汇成竹管细流,开成源头活水的抚河第一流,顺着山谷形成两股溪流,一经里木庄,一经罗家地,汇成山涧小溪,流经十华里至木头坑合流,先后形成五潭七瀑布。飞瀑珠帘高挂,一泻三折。
  溪流经龙井、天井里形成驿前港。又环绕驿前镇,穿过高虎脑、杨溪乡等地,在赤水的石咀头与塘坊港汇合,始称旴江(旴江为抚河的上游)。旴江在广昌境内穿越驿前、高虎脑、杨溪、赤水、旴江、甘竹等6个乡镇,接纳11条港、69条溪条溪流之水,总长78.95公里,流域面积1568.5平方公里。旴江在甘竹镇罗家村流入南丰县境,再经南城接纳黎川河,经抚州接纳宜黄河、乐安河等,形成抚河,注入鄱阳湖、长江。
  因血木岭长有许多野生的中药鸡血藤,山下有“里木庄”、“木头坑”等到地名,加之崇山峻岭,坡陡路曲,故取名“血木岭”。三字既概括了抚河发源地的山川地貌、植物特色,又点出古驿道的险峻曲折。
行程参考
前往抚河之源探秘观光,最好选择荷花盛开的夏季。
第一天:周五傍晚从南昌出发,经京福、鹰瑞高速,到广昌南边的赤水互通下高速公路,再经206国道至驿前镇转入乡道,行至血木岭下,然后盘山而上,夜宿龙井水库,全程约290公里,路途耗时需要4个半小时以上。
第二天,早餐后开始攀灵华峰、探抚河源,并登顶享受一脚踩三县的快意。登山途中可尽享流泉瀑布和美丽山景。下山后夜宿“抚河源头第一村”的姚西村,该村有近千年种植白莲的传统,是广昌白莲的重要产地,田风光优美。
第三天:早餐后,游览姚西村自然风光,并赏荷拍照,然后到千年古镇驿前镇游览,尽兴之后返回南昌。



三、信江探源
【源头概况】
信江源头.jpg
信江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中国江西省五大河流之一。鄱阳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发源于浙赣两省交界的怀玉山南的玉山水和武夷山北麓的丰溪水,在上饶汇合后始称信江。干流自东向西,先后流经上饶、铅山、弋阳、贵溪、鹰潭、余江、余干等县市,收纳了丰溪、泸溪河、铅山河、湖坊河、葛溪、罗塘河、白塔河等支流。在余干的八字嘴附近分为两支:主支经瑞洪至康山注入全国最大的谈水湖鄱阳湖,全长313公里;北支余水河注入鄱江。全流域面积1.5 941万平方公里,耕地26万多公顷。属于江西省的第三大河流。经专家考证,信江源河被确认是江西省玉山县东北部三清山乡方塘村境内的金水溪,该溪源头就在玉山县与德兴县交界的大岗山脉的信源山南侧一处悬崖瀑布之上(东经118°05′34",北纬28°58′51",海拔高程883.72米)。信江源所在的方塘村距国家级风景名胜三清山的金沙索道口仅8公里远,由于群山所环抱,植被丰茂,故这里的空气十分清新怡人,是个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村里的饮用水是富含锶、溴、碘、锌、锂、硒等1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常温低矿化度、低钠含偏硅酸的重碳酸钙型山泉水。这里的村民普遍长寿,老人们大都耳聪目明,腰板硬朗,80几岁仍能上山下地干农活的比比皆是。更加少为人知的是,方塘村曾是朱熹写下名诗《读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激发灵感之地。当年的朱熹上怀玉山讲学,曾经落脚三清山下的方塘村,该村恰有一个半亩方塘,村庄即因此而得名。当年诗人因见信江之源的长流活水穿村而过,并能源源不断引入方塘之中,从而激发了写诗的灵感。该处也许还有着更多的不为人知,等待着人们去发现。
行程参考
第一天:周五傍晚从南昌出发,经往上饶方向的梨温高速,到玉山互通下高速公路,再经202省道过三清乡约4公里至田畈,右转进入乡道约4公里可抵达方塘村并在此夜宿,全程约338公里,路途耗时约需5个半小时。
第二天,晨起早餐,可以享用村里的甘甜泉水,感受当地的淳朴民风,体验一回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生活。然后从村北方向沿小路向平家源(一处仅45户人家的小村落,距方塘村约2公里,可考虑重装寄存这里的村民家,轻装登山)进发,从这里溯溪而上,开始探信江源、攀信源山,找到信江源碑和信江发源地碑后摄影留念并欣赏信江源头风光。下山之后,可以考虑夜宿“信江源头第一村”的平家源,也可返回方塘村宿营。
第三天:早餐后返回南昌,也可归途中顺便游览三清山风光或玉山县的天梁景区。



四、饶河探源
【源头概况】
饶河源头.jpg
饶河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河流全长303公里,自东向西注入鄱阳湖。饶河有乐安河、昌江两大支源,两支在鄱阳县姚公渡汇合后又名鄱江,两支汇合后的鄱江河道长仅31公里。在饶河两大支流当中,乐安河以多年平均径流量、河长(约272公里)、流域面积均大于昌江而成为饶河的干流。经专家考证,乐安河发源于赣皖两省交界处的莲花顶西南侧,源河为江西省婺源县东北部秋口镇上游的段莘水,源头即位于婺源县段莘乡西垣村的回岭半岭亭上部的“茶租碑记”遗址处(东经114°11′12",北纬28°30′56",海拔高程651.85米)。回岭为五龙山的北支,横卧赣、皖两省之间,主峰海拔1375米(五龙山主峰海拔1468米)。因峰峦回转,迤逦清秀,故名回峰,俗称回岭。从西垣村上回岭,有一条通徽州的青石辅成的古道,路的下面即段莘水的源河。上山约3公里便能到达半岭,路中有一凉亭。亭下不远,有民房两幢,在亭房之间的溪流处,有块底部刻字的大石,传说此石附近埋藏过大量财宝,当地代传民谣 “大石里,小石边,谁能找得到,富贵半边天”。从半岭再上1公里,就到了与安徽休宁县交界的“洞口”,此地有一座长约10米,宽5米,高3米的石砌拱型门洞,江西一侧的青石匾额上镌刻了“峡挹”二字。洞口里面,右壁青石板上横书“峡挹斡南”四字。出洞口,则为安徽省地界,右前方有一棵五谷树,据说此树开花后能结出形如稻谷、大豆、麦子等五种果实。饶河的发源地莲花顶在此洞的左侧(东经118 º01′29",北纬29 º34′19",海拔高程914.20米),需从休宁一侧右折而上,这里也是新安江源头水之一的回溪河的发源地。
行程参考
第一天:周五傍晚从南昌出发,经往德昌高速,至景婺黄高速的溪头互通下高速公路,再经约20多公里乡道至婺源县段莘乡西垣村宿营,全程约410公里,路途耗时需6小时以上。
第二天,晨起早餐并欣赏婺源乡村的田园风光和淳朴民风,然后从村北方向沿赣皖古道向回岭的半岭亭进发。先至半岭亭下的溪边找到刻字的大石,看看能否有好运碰到传说中的藏宝,再溯溪寻找饶河源碑摄影留念,之后继续上行到赣皖交界处的“洞口”欣赏石刻及省界处风光,然后从安徽休宁一侧右折上莲花顶,并在饶河发源地碑前摄影留念,健壮有余力并有兴致者还可以继续攀登海拔1375米回岭主峰(据说较艰难,需耗时近4小时)。下山后,仍返西垣村宿营。
第三天:早餐后返回南昌,归途中顺路游览高山平湖段莘水库的湖光山色和美丽婺源小桥流水人家典型代表的千年古村庆源(此村是古建、古道、古木、古雕刻艺术的聚宝盆,还是素有古戏曲活化石之称的——傩舞的发详地,并有自然奇观——夫妻银杏树)。




五、修河探源
【源头概况】
修河源头.jpg
修河(又名修水)是江西省西北部的最大河流,河道全长约405公里,自西向东贯入鄱阳湖。修河是仅次于赣江的江西省第二长河,但就其流域面积而言,则排在赣鄱五大水系之末。经专家考证,修河发源于江西省铜鼓县大沩山林场与花山林场交界处的修源尖(东经118°1′28",北纬29°34′19",海拔高程1006.14米),源河已被确定为铜鼓县港口镇上游的金沙河,源头处在修源尖的东南侧(东经114 º13′36",北纬28 º30′52",海拔高程794.31米)。修河源头区域已是一处景色秀丽,风景迷人,到处郁郁葱葱的省级森林公园。因其气候湿润,空气清新,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由于修河之源的雨量充沛,水质清澈,山间的小溪时而蜿蜒曲折,时而跌宕直下,实为一处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和陶冶心境的旅游休闲好去处。
行程参考
第一天:周五傍晚从南昌出发,经生米大桥往南昌西互通上南昌至奉新高速,转奉新至铜鼓省道,经铜鼓县城进入319省道,到大感桥后右转进入前往大沩山林场方向的580县道,西行约17公里到紫茶坪宿营,全程约250公里,路途耗时需要近5小时。
第二天,晨起早餐,并欣赏当地的乡村田园风光,然后开始溯溪登山向大沩山林场与花山林场交界处的修源尖进发。首先寻找到修河源碑摄影留念,再继续上行登修源尖极顶欣赏巅峰美景,并在修源尖标识碑前摄影留念。回撤时,可考虑从紫茶坪东北方向的金锡村下山,至石桥村进入581县道至铜鼓县温泉镇宿营,并享用温泉解乏。
第三天:早餐后返回南昌,归途中可顺路游览铜鼓县城的秋收起义红色景点和大塅镇境内的九龙湖/天柱峰风光。







飞翔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2-3-4 20: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哼,还有沙发!
{:5_179:}
老汪1958说:
山高人为峰,路远任我行,江西巅峰户外倡导绿色户外!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2-3-5 0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2-3-5 09: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山高人为峰,路远任我行,江西巅峰户外倡导绿色户外!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2-3-5 10: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有机会去看看,走走.
老发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2-3-5 10: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5_198:}
路人壬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2-3-5 10: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爱护好我们的母亲河。
西风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2-3-5 11: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路线真的要去的,领导们组织一下吧
萝卜条说:

点评

准备4月份去!顺带看油菜花!  发表于 2012-3-5 14:36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2-3-5 11: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5_198:}这个必须顶,有机会去走下。。
宇☆宙说:
山高人为峰,路远任我行,江西巅峰户外倡导绿色户外!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2-3-5 14: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山高人为峰,路远任我行,江西巅峰户外倡导绿色户外!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巅峰户外与你快乐分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全国服务热线:

400-000-000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邮编:330000 Email:kinbb82@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13 Comsenz Inc.  江西巅峰户外运动俱乐部 版权所有   

江西巅峰户外运动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