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在独竖尖上遥望南边一座巍耸山峰时埋下一个心愿——从独竖尖沿山脊走到那座山峰!在查阅地图资料及对比GE的卫星图后断定那座山峰就是福建境内第一高峰香炉山,独竖尖为江西境内第一高峰,从江西境内第一走到福建境内第一,中间还能顺带走个据说是江西十大高山之一的过风坳,独竖尖-过风坳-香炉山这道横跨两省的山脊线成了这两年在我心头难以抹去的一道印记。
在家乡有群因山而相识的朋友,可是我与他们相聚时光却经常在酒桌上。为了记住我们因何而相识,我在酒桌上相邀大家一起走这条路线,或许是这段路线太艰辛,最终约定同行的只有酷爱野山的不平和天涯。临近出发时,不知前路艰辛的绵羊硬要一同前往。一行四人在有轮明月的夜晚向独竖尖山脚的大岩村进发。当车行至独竖尖山谷时,久未呼吸山风的我心潮涌动,钻出天窗对着明月嚎叫,车中另三人笑道:鬼原来就是这么来的……
第二天沿山谷上山,一路无啥风景,只有些嫩叶可看。和上次登独竖尖一样,大腿膝盖处还是不争气地抽筋,毕竟上一次登山已经是在半年前,缺乏运动应该是抽经的根本原因。
在临近山脊的一处石崖下,四人卸下背包,徒步登顶,在山脊上发现一株盛开的高山杜鹃,当时连奔带跳过去左拍右拍横拍竖拍,以为有了重大发现,结果到山顶发现高山杜鹃到处都是,白折腾了一回。
快到顶峰时脚抽筋的状况已经消除,估计是经络开始通畅。此时阴云密布,适合登山,但不适合看风景,其实如果天气可以选择的话我还是中意能看风景的天气。
独竖尖顶峰四人的合影。希望以后大家能在山里面用多多享用山泉泡茶,让山茶的清香冲淡浓郁的酒气。也希望大家能记得我们因何而相识……
回到卸包点取包后上山脊找了个平坦的地方扎营,第二天开始沿山脊前行,不多久就到了这个在上山途中就能见到的高高石崖。下山那天在山脚等朋友的时候,当地村民和我讲了关于这个石崖的传说,可惜那时等人心情焦急,没能记住那个传说,只记下了这个石崖叫“三姑石”。
开始一段山脊上还依稀有路可循,可继续前行便无山路踪迹,只能沿着在GE上规划好的山脊线在茂密的灌木树丛中穿行。
这是扎根三姑石旁边石壁上倔强的小松,当年那颗种子没能洒落在肥沃之土,它无法茁长成长。但正因命运不公,它们却成为我们镜头中的风景。
烈日下的三姑石
山脊上一路可见的漂亮植物,不知是叶还是花。
在一海拔一千九百多米的山峰上回望独竖尖。登山回望不仅仅是为了看风景,有时更是为了寻找点成就感来冲淡行程的艰难。
山脊附近的一处石崖,这些小小景色无疑是行程中的很好调剂。
下了那个山峰又得上一个陡峭山峰,从朋友的姿势应该可以想象山势的陡峭了,上了这个山峰又得下到一个一千六百多的鞍部。可能是由于行程艰难,队伍的行进士气低落,只好早早在鞍部扎营下山坳找水做饭洗澡。那天夜晚喝了大量用山泉泡的茶水,至今回味。
第三天开始的行程便是沿山脊上山,依旧无路可循。山脊上两棵茂盛的铁杉和枯木对比鲜明。
登上峰顶,过风坳看上去似乎不远,但眼前茂密的树林令人无法轻松,估计得到左边那个山顶都是草甸的尖峰才会有易走之路,在那之前还得有段艰难行程。
终于穿出茂密树林,此时的回望令人成就感倍增,独竖尖已经远去。看到草甸,心头轻松许多,但登顶之路依旧不会平坦。
下午两点多钟终于登上这座1877的顶峰,在享受了一会高山凉风后继续向过风坳前行。此时已经没有钻树林灌木的艰辛,接下来的行程应该会轻松很多。远处耸立的香炉山看上去依旧遥远。
回望1877峰,蛮帅的一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