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红军 于 2013-11-19 08:14 编辑
西递
当来到西递村口,一座兴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的“胡文光牌坊”,俗称“西递牌楼”,高高耸峙在眼前。当时的西递人胡文光(1521-1593)登嘉靖乙卯科进士,先为江西万载县知县,后为胶州刺史,迁荆王府长史,授四品朝列大夫。因其政绩显著,皇帝遂愿准敕建这座石坊。
历史上,西递村头曾建有13座牌坊,大都为旌表孝子和贞节的。现仅存的胡文光牌坊是最雄伟最精致的,堪称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
西递村,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徽派建筑群,拥有“世界上最美的村庄”的美誉。 西递村是一个被现代社会遗忘的旧梦。现代的阳光还没有照耀在它青灰的屋瓦上,在都市的喧哗这之外,它抱残守缺,在皖南的清澈中向我们呈现了一种朴素的民间生活……
西园系清道光年间知府胡文照所建,园内有花卉鱼池,假山盆景、石几石凳,特别还保留有“西递”二字的古石刻。石雕漏窗“岁寒三友”,构图清新,雕刻精湛,为西递石雕极品。后园门内有石栏古井,井沿满是勒痕,井水幽深清冽。
胡文光牌坊.前边溪和后边溪在西递村口汇聚成一个浅塘——月湖。旁边的广场上矗立着一个高大牌坊——胡文光牌坊。据说它建立于四百多年前,牌坊高12米,宽近10米,系三间四柱五楼单体仿木结构。牌坊东西两面分别刻有“荆藩首相”和“胶州刺史”八个大字。赵朴初说这是它见过的最有气势的牌坊。历史上西递曾有十三座牌楼,大多是旌表孝悌贞节的。而直接由皇帝恩准敕建的牌坊可能独此一座。这是村口,旁边的天马山上松树和杉树葱郁茂盛,山下池塘波光鳞鳞,村里的百亩良田在山脚依次展开。正是孟浩然古诗所描写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