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
D1: 7月16日
天气:晴
线路:塘口村(海拔1730米)——鳌山登山口——花沟——花沟梁——水晶梁垭口——火烧坡(海拔2823米)——2700营地——药棚架(海拔2805米)——2900营地(海拔2985米)
很低调的登山口
7:00起床,整个村庄还笼罩在浓厚的雾霭中,显得清冷,感觉要下雨的样子。程秀才家已经将早饭做好了,考虑到我们是南方人,还特意煮了一大锅米饭,五大盘菜,味道不错,我们每人吃了一大碗干饭。这时候向导来了,姓郭,估计30多岁的样子,我看他一根接一根的连着抽了好几根烟,打火机都没用。他将我们给他的帐篷和部分食物用蛇皮袋装起来,捆在他的背包上,因此,他的背负总共估计约有六、七十斤,真是强悍。
8:10海拔1730米,在陈秀才家门前拍完出发前的照片,我们坐上陈秀才亲自驾驶的拖拉机,沿机耕道向大山驶去。登山口在村子后面的大山脚下,如果徒步估计需要个把小时,所以,花30元体验一下相当拉风的拖拉机的越野性能也是很值得的。20多分钟后,到达山脚下,此时雾开天蓝,天上鱼鳞似的片片白云,预示着今天将是晴空万里,回望村庄,远处蜿蜒起伏的山峦犹如飘浮在云雾之上,群山怀抱下的村庄笼罩在云雾之中,如梦如幻,大家都对如此美丽的田园风光发出由衷的感叹。
下车后,沿小路向着大山走,虽会有些岔路,但只要向上对着山走总不会错,百余米又会走到一条机耕道上,沿机耕道一路缓缓上坡百余米。8:47(海拔1953米,注:打“ ”的海报高度是我的户外手表的读数,与实际高度有一定的误差,下同),机耕道走到尽头,见到一处小型采石场,碧绿的青山因采石仿佛被撕开一片血淋淋的口子,原来,机耕道是运石用的,采石场是登山口前最明显的标志。在采石场前几十米,左侧隐隐约约有两条小路在丛林中直指山梁,山体陡峭,灌木浓密,两条小路相距不过二、三十米,这两条小路其实都是登山口,你会感觉到,驴友心中梦寻千遍的、大名鼎鼎的鳌太线穿越,其登山口竟然如此低调。向导说,这片大山就叫花沟,第一条上山的小路要陡好多,在它前面的第二条上山小路,要平缓一点,我们整理了一下装备,选择走第二条稍平缓的小路上山,我们如此高调的鳌太线穿越就在如此低调的登山口低调的拉开了帷幕。
无畏的年轻人
按照相对高度计算,我们今天要拔高1200余米,昨晚我们称了一下每个人的背负重量,都在35斤左右,这个高度和重量,和我们在省内攀登“十大高山”差不多,但因为大家都是首次攀登3000米以上的高山,首次连续几天作战,因此心里都比较没谱。
一头“钻进”丛林掩映的登山小路,爬上小陡坡,马上看到几乎直立的小路曲折向上,一下子就给我们一个下马威,但这才是开始,如果连这个坡都不能上,干脆打道回府算了。
9:05海拔1996米,我们就上到了一处脊线,发现另一条从山下上来的路,估计这就是登山口的第一条小路,在这里两条上山小路汇合。再前行,开始沿着山腰线上缓坡。我们一直在丛林中穿越,强烈的阳光偶尔透过茂密的树叶照进幽深的山林,虽然登山有强度,但也很惬意。登山的路很清晰,鳌太线确实是全国驴友心中一条非常神圣、经典的线路,所以走的人特别多,据说,每逢端午、中秋、国庆等比较长的节假日,每天都有三、五百人走在这条线路上,所以,这既是一条艰苦的线路,也是一条成熟的线路,沿路的记号也比较多,所以,走错路的可能性好像并不大。向导对沿途水源点了如指掌,我们只要带两瓶矿泉水就够了,这也是请向导的好处之一。
9:40海拔2137米。我们一直穿溪过沟,缓坡而上。沿途有很多路段都是走在乱石上,溪流湿滑,有一点难度,要非常小心,谨防摔跤。此时,后面上来两位当地的村民,40来岁的俩口子,他们是到山上采一种叫“药王茶”的植物,既可以自己泡茶喝,也可以拿到药店卖钱。我们边爬边攀谈了一会儿,俩口子便超越我们而去。贪瞋痴自告奋勇押后,于是我超越向导尽兴的爬高,很快将队伍拉下很长一段路了。
11:15海拔2548米。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陡坡拔高,我感觉快上到大梁的样子。这时候竟然在路边碰到两位驴友,大学生模样,正在收拾帐篷。我边和他们交谈边等我们的队伍上来。他们是昨天16:00到达塘口村,然后连夜往上爬,爬到这个地方已经天黑,只好在这深山老林硬生生开出一块营地,就地扎营。他们一个是河南人、一个是贵州人,在网上约的伴,本来约了几个人,临行前都打了退堂鼓,就剩他俩。看他们的装备,相当不靠谱,食品也只够3天,衣服也带的少,估计户外登山的经验也几乎为零,就这样,俩年轻人就敢上鳌太线,我对他们大无畏的精神佩服的犹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不多时,贪瞋痴和刺客相继上来了,估计贪瞋痴觉得我们的队伍速度太慢,见到两位年轻驴友后,就主动约俩人重新组成一支队伍,快马加鞭完成穿越。俩年轻人见有老驴愿加盟,且带有GPS导航,当然求之不得,至于食物不够,向导说每到一个营地,一定能捡到驴友丢弃的食物做补充,应该也没问题。于是贪瞋痴和俩年轻人离我们而去,他们的速度确实明显比我们快多了。
创造了登山的新高度
等我们的队伍到齐后,贪瞋痴他们已出发多时了。继续拔高10来米,见到路边林中竖立的一块足有2米多长、1米多高的警示牌,这里是一处理想的休息点,足可以搭下两、三顶帐篷,可惜那俩年轻人没有多走几步路,在这里搭帐篷,估计昨晚俩人睡得很不舒服。警示牌蓝底白字十分醒目,是2012年3月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发布的免责声明和罚款告示。免责是指没有批准的游客禁止入内,否则,发生任何意外与他们无关。而反过来说,是不是经他们批准的发生意外他们是负责的?那我们又应该到哪儿递交申请呢?若发生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罚款数额是100元—10000元,不知到现在罚到了多少钱?
过了警告牌,一会儿就上到了山脊。我将鳌太线上的山脊线分为山脊和山梁,山脊窄而短,山梁宽厚而绵长。再上行,12:00海拔2640米,终于上到花沟梁。景色变化明显,站在悬崖峭壁上,可远眺蓝天白云下的群山巍峨,远处平整的山顶,显示出秦岭山脉的宽厚胸怀。回头沿深深的山沟俯视山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太白县城全貌。路边太白松高大挺拔,枝上挂满松籽,个大饱满,比南方松树籽大很多。这个高度,已经创造了我登山的新高度了,而且今后几天还将不断被刷新,豪迈之情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