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山红遍大围山

6
回复
1122
查看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发表于 2014-8-24 20: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中文注册)

x
2014年“五·一”小长假,师大“淘气驴友群”和工程学院“以水为师”驴友群联合开展“大围山赏杜鹃、修河水探源头”活动。5月1日早晨7:30在高新区鄱湖云计算大楼前集结完毕,驱车至农大接上最后一名驴友老周,在农大门口照完集体照,18头驴分成4辆车浩浩荡荡沿昌铜高速向铜鼓县进发。这18头驴是:
总领队:陈德强;  分队长:高週全、陶炬。
第一车:万老师及内挂、陈老师(师大)、李老师(师大);
第二车:吴老师及内挂、张老师(女)、汪老师(女)、邓老师(女、师大)
第三车:骑路人及内挂、周老师(农大)、花老师(女);
第四车:陶老师、毛老师、黄老师、朱老师及同事(均为师大)。
大围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铜鼓县湘赣交界处,据清嘉庆《一统志》载:“岗峦围绕,盘踞四县,因名大围。”也有说大围山地扼湘赣两省交通要冲,群山逶迤,层峦叠嶂,盘绕三百余里,故名大围。最高峰七星岭,海拔1607.9米,已在湖南浏阳境内,也是长沙地区最高点。虽然不知道江西境内到底哪个山头是最高点,但它作为我的“攀登江西境内海拔1500米以上高山计划”因而被纳入我的必登之山。
魔芋梯田
车队在铜鼓下高速,出收费站在第二个路口右转,11:00直接开进排埠镇。在镇里的孔府宴大酒店吃完中饭。12:00前往登山点:排埠村。路口就在排埠镇街道中间右侧的镇政府大门入口,之后就是蜿蜒上坡的乡村水泥路,12:30到达海拔600余米的排埠村。排埠村只有三、五户人家,土坯砌起的瓦房,三面环山,山上生长的都是茂密的竹林,由于人少山势狭窄,环山的水田没有形成可具观赏的梯田态势,一条小溪从大山里跌宕而下又穿村而出,村口路边有一块黑色大理石碑,记叙的是“2013年以工代赈项目”:“排埠村魔芋特色产业基地道路硬化工程”。政府为了推广种植魔芋,将大围山一望无际的座座山峰推成层层旱梯田,如今这项“魔芋产业”工程因对山体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而招致诸多非议。我们将车停在村里老乡家门口,12:50开始重装出发。

骑路人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20: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骑路人 于 2014-8-24 20:32 编辑

沿着这条“以工代赈”建起的水泥路开始一路上坡,约1.3公里就变成了机耕道。由于是“五一”假期,开着车子或骑着摩托车上大围山的游客比较多。越野车可以一直开到山顶湘赣交界的垭口,轿车至少也能开到离山顶只有不足2小时徒步路程的“牛场”——一处已经废弃的养牛的老乡临时居住的棚子。较少有我们这种背着重装从山脚下的村子里往上爬的真驴友。登山的机耕道明显比其它分岔的机耕道更宽一些,车辙印也更多一些,所以一般不至于走错路。伴随着路边“哗哗”流淌的山涧溪流,行走在高山竹海掩映的机耕道上,时时传来众驴友的欢声笑语,徒步登山的过程就是一种心灵放飞的体验过程。
14:15海拔1150米,机耕道左急拐弯处右侧有两栋废弃的农房,土墙青瓦,周围野草萋萋,显是废弃多时,陈德强教授说,这是以前放羊人家的房子,所以这里也叫羊场。风带凉意,竹林渐次被灌木林所取代,远处青山之巅隐约分布着簇簇红色杜鹃。大家此次登山的目的之一就是来观赏红杜鹃的,所以高山之巅的一抹抹红色就像给大家打了一针强心剂。陆续有从山上下来的游客,对我们这一群比较专业的驴客表现出钦佩和崇拜的样子,也让大家小小的虚荣心得到了小小的满足。继续前行,视野逐渐开阔,不经意间,四周目力所及的山坡,已能见到一圈一圈的旱梯田直至山顶,梯田依山势走向直观地展现了山坡的形态,这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学地理课中的“等高线”知识,比较抽象难理解,如果能到这里来实际看一下就全明白了——这就是现实版的等高线。
14:55海拔1310米,路边右侧一栋白墙绿顶的铁皮房映入眼帘,再往前十几米道路左侧有两栋废弃的小平房,这里就是牛场。以前当地老乡将牛赶至高山上,任其自由自在的在山上吃草,小平房就是老乡临时的住处。现在政府在山上推广种植魔芋产业,牛是放不成了,铁皮房估计是开垦梯田时搭建的工棚,一般开车到此就只能弃车徒步了。再往上的机耕道车子难以通行,但四周起伏的山岚却尽收眼底。同时,人们改造大自然的威力也震撼地展现在眼前,所有的山头都被推成种植魔芋的梯田,每一层梯田宽约2至4米,上、下梯田之间的高差依山势的陡峭约有1至3米,越陡高差就越大。梯田平面裸露的红土地十分刺眼,山坡侧面灌木禾草却在顽强地生长,仿佛是为了维护高山最后一点绿色的尊严,这倒使高山梯田层次更加分明,线条更加流畅。在一圈圈绿色的线条上,一团团、一簇簇火红的映山红将高山梯田点缀的曲折多姿。这种大规模改山造地的做法,我不敢妄加评论,我情愿相信政府急切发展山区经济的心情,相信政府事先做过充分的论证,相信明年再来大围山的游客,可以徜徉在高山魔芋的海洋,那时人们就可以理解政府的良苦用心了,但愿魔芋产业千万不要半途而废,否则代价太大了。


骑路人说:
山高人为峰,路远任我行,江西巅峰户外倡导绿色户外!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20: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映山红遍
13:35海拔1427米,上到垭口,地势平缓。直行下坡就是通往湘境浏阳,难道这里就是湘赣交界分水岭,可以“一脚跨两省”吗?可惜未见到界碑,不敢妄下定论。在垭口左侧有一条小机耕道前往大围山最高峰:七星岭。前行百余米绕到山的另一侧,立即可以看见西方遥远的连绵群峰,其中最高的山头上,建有一座亭子,那就是七星岭。离开梯田范围,机耕道也结束了,进入灌木杂草之中的山路,应该也就进入了湖南境内。这时终于见到了漫山遍野、成片生长的原生态的映山红。只见阳光下的山坡上,那团团簇簇、洋洋洒洒、片片群群、蒸蒸腾腾的映山红让整座山都显得空灵含蓄而又热情如火,云卷霞蔚而又耀眼四射,整面山坡都披上了鲜红的大氅,令人顿感热血沸腾。相传,映山红为古代蜀国的望帝死后化为杜鹃鸟,悲啼时,口中鲜血滴落所化。宋代杨万里则将杜鹃比喻为烈士热血染成,后人常将映山红喻意美丽、英雄、吉祥、如意。江西人民对映山红情有独钟,将她定为自己的省花。20世纪70年代拍摄于江西、讲述江西革命老区红孩儿成长的红色经典电影《闪闪的红星》影响了几代人,里面一首“映山红”歌曲家喻户晓,经久不衰,传唱至今: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
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映山红生长在平淡清贫的山野中,不会被人刻意关注,但她不会由于无人赏识而放弃绽放,也不会为冷风夜雨而伤怀,她的绚丽只为春天的生命而辉煌,这种恬澹平静、清雅坦荡的心境正是江西老俵精神的写照。大家纷纷钻入如火如荼的映山红丛中拍照留影,流连忘返。会唱歌的、不会唱歌的,都将“映山红”歌曲唱了一遍又一遍,以致群山红歌此起彼伏。

骑路人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20: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登顶七星岭
5月2日,刚过5:00就有驴友起来,在营地掀起一片嘈杂。东方吐白,朝霞将山岗映成一片红色。日出临近,在映山红成片的山坡,朝霞与映山红交相辉映,互相烘托,使霞光更加耀眼,花儿更加红艳。而有的山坡只是万绿丛中有那么一簇一簇的红色,因为有了露水的滋润更显得娇润欲滴,就透出那么一点娇贵和矜持。不多时,太阳从远处的山巅云雾中冉冉升起,山岗的红色氛围更加浓烈。驴友脸上都泛着红光,像打了鸡血似的,显得特别健康有神。大家边欣赏日出山花红胜火的美景,边发表昨晚在帐篷里外觉察到的奇谈怪论,边做着早餐,边收拾帐篷,寂静的山岗因为有了驴友而显得生机勃勃。7:30吃完早餐,将背包留在营地,大家开始轻装向大围山顶峰进发。

骑路人说:
山高人为峰,路远任我行,江西巅峰户外倡导绿色户外!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20: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西翻上一个山头,就见到对面最高峰上标志性的亭子。大家争相以高山亭子为背景,利用合适的角度,拍了一些跳跃的镜头,相片就显示出飞一般的效果,其实跳的也就刚离地的高度而已。下垭口,去往顶峰的小路非常清晰,沿途可以见到有一面山坡生长着成片的白色杜鹃,却也别有一番素雅风韵。8:20海拔1640米,终于登上最高峰,来到亭子底下。亭子建在一米多高的石基底座上,双层六角,水泥浇筑,没有像绝大多数的仿古亭那种红漆装身、琉璃盖顶,飞檐翘角,金碧辉煌,而是感觉还没有完工就弃之不建了,只一个裸露着水泥的毛坯亭子而已,而且由于经年的风吹雨淋,风化剥落,显得已经破旧不堪,令人唏嘘。
倒是亭子边上有两块巨石引起大家极大兴趣。巨石高约4至6米,两石相距约1米,很像原本是一块巨石,不知何时何因分裂成相对的两块,仿佛被利剑一劈为二。其中稍矮的一块巨石上方横、竖各刻有“湘东第一峰”等字。巨石很陡峭,攀上巨石确实需要一定的勇气。我和几位驴友攀上巨石,算是真正踏在了七星岭的最高点了。我坐在巨石上照相,被其它驴友调侃,说是一屁股坐在“湘东”二字上,只露出“第一峰”三字,有点令人浮想联翩。巨石易上不易下,只好勇敢地从巨石上一跃而下,从照片看确实比较震撼。大家在顶峰尽情地疯闹了好一会儿,8:45才依依不舍的下山,9:20返回营地。
002E0fhAty6IQ7bvq3V33&690.jpg

002E0fhAty6IQ7bHF6Ab4&690.jpg
002E0fhAty6IQ7bL0kv4f&690.jpg
002E0fhAty6IQ7bO8EQ44&690.jpg
002E0fhAty6IQ7bqGXT29&690.jpg
002E0fhAty6IQ7bQRU99d&690.jpg

9:30背起背包开始下山,经过营地下方的水源地直接插到江西境内。再次见到魔芋梯田,不禁让人感慨:大围山在湖南境内已被开发成四星级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已成为长沙地区生态旅游的好去处。但在江西这边基本还是一座野山,政府推行魔芋产业,又使野山三分之二的植被毁于一旦,且不说魔芋产业能否成功,将来种植魔芋使用的化肥农药随着水土流失到山下,是否会对水源土壤产生污染?这些现实问题是值得深思的,由此看来,我觉得邻省发展经济的思路似乎比我们更聪明些。13:00到达排埠镇,仍在孔府宴大酒店中餐,至此,我又完成了省内一座1500米以上高山的攀登。
2014年5月13日
骑路人
骑路人说:
山高人为峰,路远任我行,江西巅峰户外倡导绿色户外!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4-8-24 21: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您的贴子!
安娜说:
山高人为峰,路远任我行,江西巅峰户外倡导绿色户外!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4-8-25 16: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该说些什么。。。。。。
深海浪沙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巅峰户外与你快乐分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全国服务热线:

400-000-000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邮编:330000 Email:kinbb82@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13 Comsenz Inc.  江西巅峰户外运动俱乐部 版权所有   

江西巅峰户外运动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