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接触五指峰

8
回复
1092
查看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发表于 2010-11-25 14: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中文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大漠风铃 于 2010-11-25 14:41 编辑

1.jpg
        在中国的山峰中,叫五指山、五指峰的可能不少于十座,但最有名的莫过于江西井冈山的主峰——五指峰。它位于井冈山茨坪西南6公里处,海拔1586米,五个峰尤如我们左手握拳的五个指关节并列而成。五指峰虽不是井冈山的最高峰,而且游人只能远眺基本无法登顶,但却是井冈山最著名的景点,成了井冈山的象征。这是因为1990年我国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100元面值上的背景图,是依照吉安摄影家池仙照于1960年以五指峰为背景拍摄的《井冈山主峰》作底本精绘而成的。之所以选择这里,不仅因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还因为这里有第一个红色造币厂——上井红军造币厂。加上1991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朱镕基专程前往井冈山观赏五指峰时,指着五指峰笑着对大家说:“这是全国最值钱的一座山!”更让五指峰声名远播,被广泛称为“财山”、“最值钱的山”。
2.jpg
池仙照和他的作品
       五指峰峰峦由东南至西北走向,绵亘数十公里,气势磅礴,巍峨险峻。仔细观察百元纸币图案,大家不难发现在五指峰的指掌下,有一条银光耀眼的白炼凌空飞腾而下。这条瀑布称为“虎口瀑”,又称“百丈瀑”。据说瀑布东侧有一方形巨石,不仅四面凌空,石底下还可立几个人避风雨,似一顶轿子,故名“轿子石”。林木葱郁的五指峰脚下有一条深谷,谷底为龙庆河,即井冈山河,盛产“井冈三石”:石鸡、石鱼、石耳,目前已经围坝建了一座秀美的井冈湖。五指峰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园,短尾猴、水鹿、白鹇、黄腹角雉等珍禽异兽出没其间,四周峰峦上长着红豆杉、香花木等300多种植物。
3.jpg
大漠风铃说:
山高人为峰,路远任我行,江西巅峰户外倡导绿色户外!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15: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漠风铃 于 2010-11-25 15:14 编辑

        五指峰不仅山高林密,景色优美,令人神往,而且地域宽阔,人迹罕至,充满神奇色彩。据记载,早在1519年6月,宁王朱宸濠在南昌造反未成,被皇帝武宗赐死罪。朱宸濠不服,带亲属、家丁逃到了井冈山主峰,后被王阳明所灭。王氏曾削石为碑,记载剿匪史实,可惜这块古碑至今尚未被发现。清同治时期,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捻军曾转移到五指峰一带坚持斗争。太平天国军就住在中指峰顶上的娘娘庙和拇指峰的岩洞里。娘娘庙为清仁宗时所建,寺庙很大,香火常年不断,能住百名僧侣修道练武。后被上山剿灭捻军的清军所烧,只留下石刻香炉一个。信徒们为了插香方便,就把香炉放到一棵树丫上。天长日久,香炉被嵌在了树内,形成了树包炉的奇观,从此中指峰易名为“香炉峰”,而拇指峰岩洞则被叫做“天军洞”。后又有世居山上的绿林军首领王佐等人集聚武装,也曾扎营在五指峰的岩洞中,因此也有人称“天军洞”为“绿林洞”。

       2010年初冬,我有幸参加了南昌巅峰户外组织的穿越五指峰活动,深入五指峰腹地,与中国最值钱的山来了一次亲密接触。由于不是从北面登山,所以既没有落入“虎口瀑”,也没有坐上“轿子石”,更没有进入“天军洞”以及发现娘娘庙和石刻香炉的痕迹,仅在山顶透过密林看了几眼山脚下的井冈山湖。希望有朝一日能从北面再登五指峰,深入“虎口瀑”、坐上“轿子石”,探究藏龙伏虎的“天军洞”。

       发几张登山时拍的照片。
1.jpg
五指峰上远眺茨萍镇
4.jpg
五指峰山脚下的的井冈山湖
2.jpg
与五指峰遥遥相对的笔架山
3.jpg
五指峰周边的群山和白云
5.jpg
拇指峰顶休息
6.jpg
路上景致
7.jpg
大坝里分场早晨的太阳
大漠风铃说:
山高人为峰,路远任我行,江西巅峰户外倡导绿色户外!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0-11-25 15: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啥时候咱们去把王阳明那块碑找出来{:37:}
从容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0-11-25 17: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05:}支持
捨.嘚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0-11-25 19: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有朝一日能从北面再登五指峰,深入“虎口瀑”、坐上“轿子石”,探究藏龙伏虎的“天军洞”。


这个我喜欢!{:29:}
稻草人—悠游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0-11-25 20: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指峰不仅山高林密,景色优美,令人神往,而且地域宽阔,人迹罕至,充满神奇色彩。据记载,早在1519年6月,宁王朱宸濠在南昌造反未成,被皇帝武宗赐死罪。朱宸濠不服,带亲属、家丁逃到了井冈山主峰,后被王阳明所灭。王氏曾削石为碑,记载剿匪史实,可惜这块古碑至今尚未被发现。清同治时期,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捻军曾转移到五指峰一带坚持斗争。太平天国军就住在中指峰顶上的娘娘庙和拇指峰的岩洞里。娘娘庙为清仁宗时所建,寺庙很大,香火常年不断,能住百名僧侣修道练武。后被上山剿灭捻军的清军所烧,只留下石刻香炉一个。信徒们为了插香方便,就把香炉放到一棵树丫上。天长日久,香炉被嵌在了树内,形成了树包炉的奇观,从此中指峰易名为“香炉峰”,而拇指峰岩洞则被叫做“天军洞”。后又有世居山上的绿林军首领王佐等人集聚武装,也曾扎营在五指峰的岩洞中,因此也有人称“天军洞”为“绿林洞”。


       ___这段资料是哪里得来的?可以提供出处给我吗?我们这一电视台驴友急需。谢谢!
稻草人—悠游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0-11-26 10: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26:}{:26:}{:26:}钱钱的标志性风景哦
阿华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6 14: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稻草人—悠游 的帖子


       这段资料我也是从网上找来的,你可以看看这两个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b865501008fo4.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8956c80100jjtr.html

       你这样一问,我也关心起这段资料的真实性和可信性了,再从网上一查,又有了新的发现:
       http://zx.findart.com.cn/10649865-zx.html

      记功碑在古代,大的征战之后,胜利的一方,大都会在战地四周刻石记功。庐山也有一处这样的地方。在秀峰境内的李读书台下,有一块数丈见方的石壁。石壁上有三处石刻:中间是宋朝大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书的《七佛偈》,右边是明代徐岱的诗,左边是王阳明平定朱宸濠叛乱后在此勒石记功写的碑文,人称记功碑。碑文共136个字,字体庄重遒劲,入石三分。后人评述此碑刻云:此山此刻同不朽,风雷呵护森光线。

       王守仁,字伯安,因筑室读书于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系浙江人,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曾任提督军务都御史。明正德十四年(1519)6月14日,宗室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谋反,叛军十万,势如破竹,陷南康,下九江,顺流而下。一路克安庆,逼南京,大有挥戈北上直取京城之势,明朝廷上下震动,惊慌失措。这时,驻守在丰城的赣南巡抚王阳明迅速赶到吉安,果断决策,调集军队,直捣叛军老巢南昌。宸濠闻讯,急忙回师救援,王阳明与叛军大战鄱阳湖,仅用了35天时间,王阳明就大败叛军,在南昌四周的生米街生擒朱宸濠。一场危及江山社稷的大叛乱几乎是在谈笑间平定了。可是,王阳明立了如此大功,不但没有得到朝廷的奖赏,反而遭到一系列的毁谤与陷害。明武宗甚至觉得王阳明这么快就轻而易举平定了叛乱丢了自己的面子,认为像这样的战斗应由他亲自带兵南征才能显示“皇威”。宦官张忠之流又诬陷他与宸濠串通,武宗竟要王阳明放了宸濠让他率军与朱宸濠再战……在这种情况下,王阳明连夜赶到钱塘,将宸濠交给太监(张永),同时遵照武宗的旨意,重新报捷,将平叛的胜利归功于武宗。这样顾全了皇帝的面子,才保证了王阳明的身家性命。 第二年正月三十日,王阳明到开先寺(即今秀峰寺),刻石记功。

  记功碑上称颂皇帝的“皇威神武”“亲统六师临讨,遂俘宸濠以归。”在短短的碑文中,王阳明也隐隐表达了自己难言的复杂心情。 大概这次刻石记功时,开先寺一带的景色给王阳明很深的印象,他十分喜爱这个地方。这年三月,他又一次来到开先寺。徜徉林中,沉吟水畔,这清幽山水,这林涛泉石和众多的人文胜迹,使他联想到自己的宦海浮沉、坎坷人生。感慨之余,他写下了好几首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烦忧。 其《又重游开先寺题壁》云: 中丞不解了公事,到处看山复寻寺。 尚为妻孥守俸钱,到今未得休官去。 三月开先两度来,寺僧倦客门未开。 山灵似嫌俗士驾,溪风拦路吹人回。 君不见富贵中人如中酒,折腰解醒须五斗。 未妨适意山水间,浮名于我迹何有! 还有一首《龙潭夜坐》云: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履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诗中表达了作者多么孤独、郁愁、沉重的心情。

        李读书台下的记功碑数百年后依然清楚、醒目,读罢这篇百余字的碑文,再读读上面提到的两首诗,面对石壁,就像是面对一页深沉的历史,透过歌颂天子皇威的碑文,我们可以看到被掩盖的历史的真实面目。

       附:《记功碑》全文
       正德,己卯六月乙亥,宸濠以南昌叛,称兵向阙。破南康、九江,攻安庆,远近震动。 七月辛亥,臣守仁以列郡之兵复南昌,宸濠擒,余党悉定。当是时,天子闻变赫怒,亲统六师临讨,遂俘宸濠以归。 于赫皇威,神武不杀。如霆之震,靡击而折。神器有归,孰敢窥窃。天鉴于宸濠,式昭皇灵,以嘉靖我邦国。 正德庚辰正月晦,都督军务都御史王守仁书。从征官属列于左方。明日游白鹿洞,徘徊久之,多所题识。


      到底哪种说法更可信,目前还无法定论。不过,只要到九江庐山秀峰的李读书台查证就有分晓了。个人感觉九江一说更可信,五指峰可能是个传说。
大漠风铃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0-11-26 17: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29:}  谢谢!
稻草人—悠游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巅峰户外与你快乐分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全国服务热线:

400-000-000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邮编:330000 Email:kinbb82@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13 Comsenz Inc.  江西巅峰户外运动俱乐部 版权所有   

江西巅峰户外运动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