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的闽北光泽县乌君山,自古以来都为东南名山。奇峰险壑,风光旖旎,景物别致,人文丰富,古朴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景观展现了它无穷的魅力,让无数人心驰神往,一游为快。
乌君山,又名猴子山,位于革命老区光泽县城东北面10公里处。主峰海拔1477米,方圆约20公里,由大小30多座山峰烘托组成的群山体系,连绵起伏宛如一道长长而雄伟的屏障护卫着光泽大地。是武夷山脉重要的一支,为光泽境内的第一名山。据清版《光泽县志》记载:“乌君山者,建安之名山也,有道士徐仲山入山采药遇乌君女联姻而得名。”“秦汉间,有徐仲山者于此采药遇异人,其妃从多假乌皮为羽,飞走上下,山因以名。”宋《太平广记》和明《情史》等书中记述秦汉年间道士徐仲山入山,忽遇暴雨,而见一华丽洞府,主人自称乌君老人,隐于此山千年,今见仲山而有缘,马上配与其小女。仲山喜出望外,连连叩谢。夫妻成婚三日后后因山下村人狩猎,纵火烧山,乌君家族惊慌,皆披羽衣而逃命飞走。因未与徐仲山制羽衣,乌君女只好与仲山分别,从此夫妻仙凡两界。而留下这段动人的佳话在当地人中世代流传,此山也因仲山得遇乌君而开始名称乌君山。又因山顶有突起的大小两块巨石酷似一公一母两只猴子蹲坐,所以又叫猴子山。民间另有双猴成精骚闹山下百姓,被上界除恶大仙惩治,以仙法定在山顶,交由齐天大圣看管的传说。双猴千年万代立在那里不得动一步,山下饶坪村唐宋年间兴建至今还在的齐天庙似乎就是佐证。历代文人墨客以到此山游览为幸,作下无数赞美的诗文广为流传。清代著名的文人、古文学家高澍然在此题壁石刻而赞:“石骨扶天,云根蟠地,如此佳山,闭千百世。”清有一外邑著名诗人游罢而作《乌君山》一诗:“乌君拔地可千仞,俯率群峰如列阵。巍峨天半双石立,玉杯交寒霞作衬。蔽亏日月登陟艰,牧唱椎歌无俗韵。松篁接望青复青,山果山花与之并。瀑景喷雪倚岩悬,卓午龙宫犹杳冥。徐公仙去几时还?襄事茫茫难凭信。最怜人世太纷纭,惟有兹山长静镇。”形象生动地刻划出此山的美丽风景和无穷意境,让人玩味不已。
2011年2月19日我们巅峰户外一行15人,从福山出发,经过五个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了位于南平光泽县的饶坪村。由于天气已晚,我们又没有办法问当地老乡水库的具体方位。所以我们把营扎在了林业局一块空场地中。大家经过一阵的忙碌。终于各自建好了自己的小窝。
这两天天气预报报光泽县有小雨,给我们的行程带来了一些影响。不过还好,还有这么多的驴友能够克服困难和我来到乌君山,这样更加坚定了我们穿越的信心。这两位是黑猫和醉鱼在搭帐。
赣85正在准备搭帐。小鱼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第一次搭好了自己的帐篷。
米亚正和从容一起准备第一次尝试户外野营。感觉一定很欣喜哟!
车上还有几个不愿意扎帐的人,准备就这么将就一晚了。
清晨,大家收好了帐,原本想在小村找个早点吃碗面什么的。可是可能是刚刚过完年,大家还没有从过年的气氛里回来神来。从村头找到村尾都没有一家开张。唉!没办法,我们只能直接开车到水库,吃点干粮上路了。
一切准备妥当后。准备出发。这个时候是早上9点。天空下起了毛毛细雨,我们的心情是既兴奋,又迷茫。乌君山---我们来了。
我们沿着机耕道一路前行。大家还兴致盎然的拍照。哈哈!后边的行程,大家拍照的兴趣就全无了。
远看,我们这路人马浩浩荡荡的。
经过路边的一个小房子后,我们一部分人从大路上山,另一部分人从小房子旁走上山脊。最后,我们还是得出了经验。有路还是要走路。走捷径有时候会事倍功半的。哈哈!
会仙岩吃完中饭后,我们按地图上的指示,走上了第一个拐点。但由于这个错误的判断。我们提前的拐上了一个碎石坡,导致我们行程出现问题。在这里,我要说一声对不起。对于以后的活动,功课一定要做好。不然真会误事的。
这是流云和冬早在走碎石坡。这里是很危险的,碎石大小不一,而且都是松动的趴在土上。经过一天的雨水,土又松又软,一脚下去,很容易引起小型滑坡。
醉鱼在爬过碎石坡
由于前边所说的判断出现错误,导致这一天行程出现问题。爬上这几个坡,面对我们的都是高高的岩壁。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只能饶道走。经过二个这样的岩壁后,我们不得不从悬崖绝壁旁通过人传包,人带人的方式把所有的包先传到山脊,再一个一个的把人带过悬崖绝壁。这也是本次活动最为惊险的环节了,大家也有所动摇。但最终在我的坚持下,还是走下来了。谢谢大家对我的信任。
翻过二个岩壁后,我们摸黑走到了距离操兵坪,也就是乌君山最高峰不到2公里的地方,这个时候又被一座大山挡住了去路。大家都在抱怨,为什么福建的山怎么总是一整块的大岩石把山顶占据了。让我们无法到达山脊的另一边。这个时候,我们拿出凉白开打印的等高线地图看,才知道为什么他们是要饶到另一处拐点上山了。唉!原因就在于这几处山都被大大的岩壁挡住了去路。感谢大豆子一路在前边为大家探路,由于天太黑了,大豆子走出去十多分钟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上山脊,所以,我们就地扎营,在小鱼的带领下,我们退回到了较平一点的山脊处,大家一字排开。把帐支在了这里。半夜,零星的下了几点雨后,一夜安然。偶尔伴着几声呼噜和梦语,可能是太累了吧。我倒头就睡到了早上7点,由于山脊没有水源,我们只能对付着吃些干粮充饥了。早上8点,我们经过研究决定继续沿岩壁右切,一定能切到线路上的大碎石坡。
第二天的天气很好,早早的太阳就探出了头。也为大家增加了些许的动力。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溪水声越来越近了。目标离我们不远了。
经过一个小时的路程,我们终于走到了功略上的溪谷。断了一晚上的水,大家在这里,洗脸刷牙,做饭烧水,忙的不亦乐乎!忙乎了一个小时后,大家从容上阵,准备继续迎接新的挑战。
和功略上一样,这个溪谷很大,也有很大的难度,一个是碎石太多,二是有些石头太大很难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