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丽江
丽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去过的人有种不顾一切想留下来的冲动。有人喜欢她的古朴,仿佛听到了古道上的驼铃声;有人欣赏她的包容,能结识各地的背包客;有人赞叹她的广博,无论是高山还是险峡;有人折服她的激情,单调的生活在这里被颠覆。而在我眼里,丽江就像个奇妙的调色板,绚丽的色彩让我这个云游客的心情也变得沸腾起来!特别是那首叫做《回家》歌,令我心驰神往了许久。
曾在诗中看见有人这么描绘云南的天空:天空蓝得可怕,飘动的云彩白得让人心惊。初到丽江,我才相信这是真的。丽江的天空很蓝,蓝得接近了“荒芜”。
丽江古城的每条街,几乎都是青石路,也几乎充满了为旅行的人们开着的各种各样小店,贩卖着木刻、铜铃、织物、粑粑……蜂拥而至的人们便将青石板路塞得满满当当,熙熙攘攘。
沿着流水,踩着光滑的青石板,路旁挤着一家家的青瓦房,本来疑是纳西旧宅,没有想到却是有着强烈欧陆风格的酒吧,打扮得着实另类却别有一番风味。几乎每家店都在流水边上设下一两张铺着雪白餐布的藤桌,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上面洒下点点斑斓。
我直到现在还在想,要是能在某个阳光的午后,或独行,或两三知己,就坐在水边的垂柳下。什么都不想,脑中心中干干净净。把盏闲聊,或轻哼小曲,或扑克算卦,或看书发呆。享受丽江这独有的恬醉时光。我向往着、期盼着。
都说丽江古城是给人们做心理按摩的地方,在这儿你可以忘记一切:忘记时间,忘记尘世间所有的烦恼和纷争,忘记自己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却庆幸自己终于来了。我知道,这不是最后一次,还会在不久的将来,从遥远的城市到纳西净地,一个人到这古城里转,享受一种放逐的惬意,就那么趴着,似发呆、似沉思、似注视、似做梦……意识松散到不知身在何处。我常常为这种感觉着迷!
玉龙雪山
白色:玉龙神圣的顶峰
纳西人说“玉龙雪山顶是神灵居住的地方”,于是玉龙雪山成了非去不可的地方,不是为了登顶,而是为了感受。
行驶在丽江的地界上,不时地瞥见晶莹的玉龙雪山,圣洁而高雅,仿佛一位知己,欢迎远方的来客。想到她,眼前不知不觉就浮现出一幅图画:夕阳西下,天空依然湛蓝,路边的纳西古居上炊烟袅袅,脚下是上千年的光滑的青石板路,路边杨柳依依,勤劳的纳西妇女们在流淌着玉龙雪水的石渠边洗衣、淘米、说笑。一个高原上“江南水乡小镇”,堪比江南美。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坐着缆车到了玉龙雪山的云杉坪。云杉坪是玉龙雪山东面的一块林间草地,海拔3000多米。雪山如玉屏,高耸入云;云杉坪环绕如黛城,郁郁葱葱。在云杉坪周围的密林中,树木参天,枯枝倒挂,枝上的树胡子,林间随处横呈的腐木,枯枝败叶,长满青苔,好像千百年都没人来打扰过,就像一个天然的乐园。传说这里是年轻男女殉情的地方,他们双双来到这大山中,喝下毒药,相拥着躺倒在这圣洁的地方。一同进入玉龙第三国,得到永生的幸福。
香格里拉
曾看过上世纪30年代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写的《失去的地平线》的介绍,他描写的鲜花盛开,牛羊成群美丽的景致,让我在脑海里有了一个去寻找香格里拉的梦幻。
香格里拉,一块令人向往的净土。
高原天池——碧塔海
中甸是神奇险峻而又清幽灵秀的地方,碧塔海,一个坐落在原始森林中的高原湖。海拔3500米之上。
沿途的风光令人心旷神怡的。这里的森林树木有着明显的层次:最高的是不同品种的松树和杉树,中间是枝丫弯曲的铄树,下面是各种不同的杜鹃树。30多公里的路程,饱赏了高原的植被,这里高大浓密的树木,一点也不像其他地方的树木般交错纠缠在一起,而是独自巍然地挺立着。所有的大树身上都披满了奇特的飘带似的寄生植物,藏族把这叫“猴子哈达”。
车到目的地后便需步行和骑马,我们在杜鹃林、箭竹林以及高大的松树杉树林中间穿行着,走在小径,感到每一段路程都会出现一幅大自然有意安排好的优美画面。
“碧塔海....”一位朋友大喊道,透过森林丫的空隙,我们看见了一片碧蓝的湖面,蓝得比高原的天空还要蓝,在阳光的晖映下,水面荡漾着细鳞似的微波。碧塔海的水清澈如水晶一样,湖的四周是郁郁葱葱的森林,各种杜鹃树一簇簇映红了山野,遗憾的是早来一个月,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潮花期还没到。湖的东面是一片开阔的草原,地面上碧绿浓厚的草地上,星星点点布满了色彩鲜艳的小花。成群的牛群马群悠闲地吃草散步着。
这里,一片旷古秘境让你如梦如幻。这里,一方绝尘净域让你一见倾心。这里,充满圣洁、不可逾越的永恒与色彩让你流连忘返。最后的香格里拉。天人合一的神圣境界,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乐土。
不忍离去,我将在梦里与你再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