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难忘光泽---攀岩香炉峰
2011年,德总分别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带队去福建的光泽县登了乌君山和香炉峰。据说乌君山是我们这个群登山有史以来最为艰险的一次。上个周末我们20个队员,跟随德总攀越了香炉峰,那可是真真切切的感受了一把穿越与攀岩的极限挑战。
光泽的香炉峰,是福建省的第二高峰.海拔是1930米,位于光泽县司前乡干坑村,属于武夷山脉,香炉峰周围三县在此交界(武夷山、建阳、光泽)。9月23日晚凌晨1点多,我们的车到达露营地-----干坑村。24日早起,收帐做饭。
8点准时出发,车子在一条机耕道上艰难行驶了一个多钟头,到达干坑林场。车子无法前行,我们于此开始起登。由于时间太晚,计划中找向导的事泡汤了。于是南德按着GPS的导航轨迹,带着我们沿一条乱石成堆的溪涧向山上攀爬。走在这山清水秀的山涧,久未呼吸山风的我心潮涌动,贪婪的呼吸着这天然纯净的空气。大家情绪激昂,攀爬的速度极快。海拔在不断上升,其景致亦跟着不断变化。开头是些大山里常见的灌木树丛,之后不时看到溪边棵棵参天大树,树身下半截长满厚厚的青苔,枝干直插云霄。有的是三棵大树围成一圈,有的是一根枝丫横跨于另一棵大树之上,煞是壮观。
大约10点多钟的时候,走在最前面的大漠风铃大声的叫道:“ 快看,香炉峰!” 抬头远眺,果见我们右前方一座突兀挺拔的高山。其峰突起于群岗之巅,初看如蘑菇冉冉升天,形态婀娜飘逸,细看又如一尊美女石膏肖像面向南天,立于云表,神态端庄妙曼。
既然香炉峰就在眼前,何不尽快到达呢。于是大家在大漠后面跟的更紧更快了。然而,似乎沿着溪涧上行的时候,香炉峰离我们越来越远。12点多钟,前进的路被巨石挡住了。于是,大家散坐在一块较为空阔的石堆上吃起了午餐。之后在大家的建议下,南德带着我们弃石涧,向东沿山脊往香炉峰方向靠近。走在山脊上,一开始感觉比爬那石块好多了,因为脚下是一层厚厚的松针,踩上去软软的。然而,时间一长,脚腕就开始难受了。因为无路可循,我们一直在丛林中穿越爬行。此时,感觉身后的背包(重装哦)越来越沉。每抬一步都似千斤重。不知爬了多久,透过树林,香炉峰在我们的眼前时隐时现。此时,我想说的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啊!
下午4点来钟,已登上海拔1500多米的高度。树木稀少,横亘在眼前的是垂直向上的草甸。南德和大漠在一块巨石前分别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去探条好爬的路线。我们就地抓着树干或草秆休息。望着那没有路的直线上升的山体,山头的影子都看不到,我在心里祈祷着,一定要让我们在天黑之前到达山头,否则不堪设想。
我先沿着南德走的右边攀到了巨石上面,然后沿着大漠走的左边向上爬。此时,南德坐在巨石上面等待后面的队员。此举很有必要,后面上来的女队员的背包都是南德在上面用绳子拉上去的。因为山体几乎是九十度,我们的脚无法往上跨步,全凭手抓草根,靠着膝盖一步一步往上移。如果体力不济的话,很容易被身后30来斤重的背包拖累。当我爬了一段路程后,已是疲惫不堪,抬头望着上面那没有尽头的陡坡,只好停下喘气。当我扭转身看后面的同伴时,忽然瞥见对面连绵起伏的山头上,云海翻腾,山峦诡秘的显现于云雾之间。我不由分说,侧转身,靠着山体掏出相机,咔咔的拍了起来。还没拍2张,就听后面的金牌挂挂可怜的小声说道:求求你咯,不要拍了。我在这站不住哦。我赶紧收起相机,抱歉的笑笑,朝着大漠上去的地方爬行起来。因为怕天黑到不了山顶,我加快速度,爬一段路,叫下大漠,确认方向没错就一鼓作气的朝那个地方爬去。一个钟头后,终于来到了大漠和随风站着的山顶(我是第三个登顶的人)。背包还没来得及放下,掏出相机一通咔嚓嚓。 在峰顶草坪环顾,齐胸的茅草被风吹得此起彼伏,草地及大块石头合起来的平地也就10平方米见方。四周云雾升腾,且有阵阵浓烈的芳香飘来。一览众山小,仿若在仙境,这是所有到过这里的人的共同感受。我们站在山顶,听着大漠如数家珍的跟我们指点着眼前的群峰:香炉峰前面是武夷山风景区道路,北面近在咫尺的就是黄冈山,南面可以看到背岗,西面可以远眺江西山区。
后面的队员陆续上来,南德收队最后一个上来。全体登顶的时间大概是6点钟。此时天暗沉沉的,风声更紧,雾霭更浓。雨点在不知不觉中滴滴答答的飘到我们的身上。大家迅速搭好帐篷,钻进去啃点干 。我们不能洗脸,也不能煮饭是因为没有水源(不是我们偷懒哈 )。COCO带去的红酒和扣肉都没办法享用啦。
一夜听着雨声和周围此起彼伏的鼾声呼呼睡到天亮。本来还担心雨后下山的路更艰险。然,老天眷顾我们这些爱山爱水之人,雨停风息。跟在南德GPS后面竟然找到了一条久无人走的羊肠小道。说是小道,其实不仔细找一点也看不出那是路。一路下来, 在山脊最高点上再度回望香炉山,离去时的回望只能令自己平添一些失落感,艰辛攀爬的这座山峰逐渐远去,不知何时能再度登临……虽然每一座山都一直默默静候着每一位造访者,但我还是以为能与它相见是一种缘分,尽管那并非唯一的等候……
从溪涧转向山体,一直是7、8拾度的陡坡,从队友的姿势可以想象当时山脊的陡峭。
上山这边较平坦,其余三面都是峭壁。
这应该是香炉山的标志,此山应该是因此岩石象香炉而得名吧。
在回程山脊上恋恋回望香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