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西风 于 2012-2-2 10:44 编辑
不同地形的徒步行走
户外活动的乐趣很多,徒步行走,就是最受驴友们欢迎的一种,因为它不一定要走远路登高山。不需要复杂的装备和户外经验,不论人数多少,不分男女老幼,只要拥有一双合脚的徒步鞋,就能进行徒步之旅了。我们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下针对不同的地形要注意哪些,还有一些行走的技巧。 (一)简单路面行走
公路、马路、石板路的路面较硬,走路时不宜步幅过大,不宜脚掌用力着地.以防过早疲劳和脚掌脚趾打泡.田埂小路上行走,步幅要小,有时可两臂伸开保持平衡。阴雨天.两脚掌稍向外,以防滑倒。软地、河滩行走,要全脚掌落地,步幅要小,着地要轻。
(二)山地行走
山地是地面起伏显著,群山建绵交错的地区。可以说名山大川、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珍贵的野生动植物和宝贵的矿产资源等,多数分布在山地上,是现在和将来需要继续探险、考察、开发的重要地区。
1.山地行走的一般方法
山地一般坡面陡峻,地形复杂,谷狭岭窄,崖高石多。山地行走应有路走路,在无路可走时,可选择纵向的边缘以及树高林稀、草丛低疏、空隙大的地形行进.一般不要走纵探大的深沟峡谷和草丛繁茂、藤剌交织的地方,尽量走梁不走沟,走纵不走横。
2.夏杂陡峻的山地行走
在复杂陡峻的山地行走时,要判断和选择有利地形通过。一般情况下,应该避开高坎、壕沟,避开藤刺交织、蛛网密集、草高茅深的地带,避开碎石坡。在爬30度以上的上坡时,直线上行容易吃力,不容易踩稳双脚,可采取“之”字形上升法。攀登生长有树木的陡坡时,一边甩手抓住树木引身向上.一边将脚移至树的根部稳住身体。下陡坡时,为防滑倒,应待脚跟站稳后,再松开抓住树木的手。也可采取坐在地上,身体往后仰,两臂伸开用手抓住两边的树木、岩石,两脚慢慢前伸,待脚落地并踩稳后,再松手。南方多竹林,下竹林陡坡时,因竹叶铺地光滑,应先伸手抓住竹子,使身体依靠竹子的牢固性稳住后,再移动脚靠上去,依次而行,既不会滑倒,又有一定速度。攀登生长杂草或小灌木的陡坡时,注意不要乱抓草蔓,以免连根拔出或枝断使人摔倒。若不小心滑倒时,应立即面向山坡,张开两臂,以减低滑行速度。除密林外,不要面朝外坐,因为那样会滑得更快.在较陡的斜坡上还容易翻滚。
3.岩石坡的攀登
在攀登岩石坡之前.应对岩石进行细致地观察,仔细识别岩石的质量和风化程度,然后确定攀登的方向和通过的路线。
如果岩石坡峻峭陡壁、高耸光滑,最好另辟蹊径绕道走。盲目攀登不但无效,还会造成危险。但有些陡峭的岩石坡往往有一条或多条林带顺着岩缝或岩各直伸峰顶,沿着林带攀登一般比较安全。攀登长有稀疏草木的陡峭岩石壁时,如需抓住山崖上的小树助力,一定要仔细挑选根基扎实的树。有的树木枯死后,树干上长有青苔或青藤缠绕,仍像活树,如果不仔细加以分辨就靠它助力登爬,是非常危险的。遇到这种情况时,可靠的方法是先用手试试这棵树是否经得起拉拽,如果树干枯朽,树根松动,说明此树不足以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