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交加黄岗山

6
回复
1059
查看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发表于 2012-3-26 15: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中文注册)

x
1.jpg
江西与福建交界的武夷山脉江西境内,有四座海拔均在 1800米以上的高山,他们分别是黄岗山、独竖尖、五府岗和过风岰,这四座山都位江西十大高山之列,可以说是户外驴友心中的圣地。作为江西的驴友,无不把征服这四座高山作为追求的目标。我作为准备加入驴友行列的一员,虽然各种户外装备早已配置的差不多了,但从来没有正式的走出户外“驴行”一次,心中早已痒的难受,憋的实在是恨不得早一天“飞”出去了。
机会终于来了。200987日,我和老吴一家(其爱人李老师、儿子小吴),加上汪老师和她读初中的女儿小雨以及办公室小张等一行七人,带上全套户外装备,兴致冲冲地向心中的圣地出发了。
出发前,我们仔细地研究了四座山的特点,借阅网上驴友攀登这四座山的经验,开始准备选取攻克号称华东最高峰——黄岗山。但据说,黄岗山是自然和军事保护区,山上绝对不可以露营,而我的此次攀登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体验山顶露营的感受。因此,决定改变计划,攀登第二高峰——独竖尖,并在山顶露营。
7日,我们乘坐1400南昌开往上饶的高速客运班车(票价每人80元)于1730到达上饶汽车站。上饶市82级校友、师兄来接我们到宾馆住宿。晚上在一潘阳老板开的香不佬酒店请我们吃饭。饭后我们还逛了上饶市繁华的步行街。我出门时由于忘了带帽子,所以还不得不在阿迪达斯花90元买了一顶帽子。家里帽子6——7顶,想想也比较难过。大家还采购了第二天爬山的食品,我买了3瓶水,装进了我带的1.8升水袋中,之后的事实说明户外爬山配置1.8升水袋放在登山包里,对节省体力和时间绝对有好处。由于校友盛情款待,省了我们不少钱。看来每人交的几百元钱AA制的经费是足够了。
8日早上6:00起床,630校友帮我们联系,雇车送我们向铅山县进发。在永平镇与另一校友碰头,由他派雇的小车,加上师兄雇的车全程跟随我们。在路边吃过早饭,校友交待了司机陪我们向独竖尖的山脚下——肖家沅出发了。这里还得再一次感谢校友,由于攀登独竖尖没有现成的路线,必须找当地的导游带我们上山,我们只是从网上了解到有驴友曾经多次找肖家沅村当地村民吴福礼当向导,但我们并不知道他的电话,多亏校友几经周折打听到了吴福礼的电话,并约定今天带我们上山。
但是,真的是人算不如天算。800左右,天开始下起了小雨,这真是给了我们一个沉重的打击。其实下雨是肯定的,因为这几天两个台风接踵而至。先是台风天鹅肆意,紧接着莫拉克而来,不下雨才怪呢。而我们出门前也确实查看了网络天气预报,我们查的是上饶天气预报,说是晴到多云,9号才有阵雨,但这里是武夷山脉,又是山区。据吴福礼介绍,只要福建刮台风,这里一定下雨,而这里的人习惯以福建的天气预报作为参考。这也算是我们此行对以后驴友到这里登山的一点小小参考吧!
900,我们到达吴福礼家,老天下起了中雨,而且看这架势,是不得停的。天啊!大家经过分析,今天强行攀登独竖尖,估计1600——1700左右才能登顶,雨中露营是十分吃苦的,且碰上山顶滑坡,雷击的可能性大增。因此,登独竖尖已是不可能了,权衡再三,我们决定改登黄岗山,理由有四:
一是从肖家沅到黄岗山脚下的桐木关只有不到两个小时的路程,我们有自备车,完全可以赶到;
二是由于有本地校友陪同,办理黄岗山手续没有问题;
三是由于黄岗山可以直接开车至山顶,我们可以从桐木关徒步登黄岗山(约5——6小时)到达山顶后,让司机开车子到山顶接我们下山,这样就避免了雨中露营的可能性,这点犹为重要;
四是黄岗山毕竟是华东最高峰,能够雨中徒步登顶,也不失为一大壮举。
资料记载,黄岗山海拔2158米,比泰山还高630米,堪称“华东屋脊”。在华东地区(除台湾以外)峥嵘突兀的千峰之中,它是当之无愧的群峰之首。黄岗山巅是开阔平坦的草甸,看不到一棵树木,生长的野草一尺多厚,松软如毯。站在这华东屋脊上眺望四野,远处的峰峦似岛屿般隐没在缥缈的云海之中,白云似轻纱般在山峰之间飘来拂去,茫茫沧海,尺收眼底。“尺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这里不愧为登高望远的绝妙境地。
2.jpg
现在唯一牺牲的项目就是露营了,这点小吴是犹为在意,他为不能攀登独竖尖并在此露营感到极度失望,并闹了不小的情绪,但是之后证明我们的决定是正确而又明智的。
上午1100左右,我们到达桐木村,在这里司机为我们办理好登山的手续(每人30元),开车再向上走十几分钟,就到达了桐木关。桐木关有一个关口建筑,关口南面就是福建省辖区,关口北面就是江西省辖区。在这里我们稍作休整,带上必备的食品、饮用水,我和老吴、小张为了体验背负装备(20多斤重)登山的感觉,坚持负重前行。桐木关的管理人员一再告诫我们,一定要在晚上7点下山出关,绝对不准在山顶露宿。否则,他们将到山上巡查,一旦违规,要我们支付他们巡查的费用,并罚款50——1000元。
3.jpg
攀登黄岗山走的都是可以通汽车的便道,直达山顶,这与攀登其他山是最不相同的地方,我们估计,这与山上的军事基地有关系。1130,我们开始沿大路向山顶进发,校友和车子先留在山下,等我们快到山顶时再开车上山汇合。我们估计徒步5——6小时登顶,大约在1700——1800左右应该可以返回。考虑到开车上山也要用1个小时,因此,我们约定司机1600出发开车上山接我们。解除了后顾之忧,我们开始放松心情,雨中登山了,并规定每走一小时休息一次。
雨中登山,确实感觉不一样,虽然我们都穿了一次性雨衣,但雨水和汗水还是让全身湿了一个透。在海拔1000米以下还不感觉到冷,然而过了1000米以上,就有冷的感觉了但人走在原始森林,远离城市的喧闹,大家的心情还是十分的畅快。一路上景色怡人,能见度不足百米。途中我们见到高大的水杉,古老的松柏,飞驰的瀑布,万丈的深渊,翻腾的云雾,以及悬崖上雨燕的窝,森林里穿越的松鼠,偶尔从你面前飞过的山鸡,雨中的黄岗山又是另一种别样的风采。在一棵古松雄姿前,我们拍了一张合影。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我说,这次活动,我们这些人可以评出几个“之最”来。比如:
最失意的人:小吴(没能攀登独竖尖、露营)
最驴的人:我(我的装备和架势还是很驴的)
最牛的人:小张(背负了所有的公共用品,包最重,体力最好)
最勇敢的人:小雨(年龄最小的女孩子,不容易)
最操劳的人:汪老师(忙前忙后,思前想后,主持人)
最关键的人:老吴(他的同学热情接待,解决了多少问题)
最满意的人:李老师(想不到自己能徒步完成登顶,对自己很满意的)
4.jpg 5.jpg 6.jpg 7.jpg
随着海拔的升高,山上植被变化明显,在山脚下跃入眼帘的都是常绿阔叶林带,人在森林中行走,极富负氧离子的空气沁人心扉,随着海拔的剧增,黄山松、南方铁杉等温性针叶树种增多,当到海拔1900米时,遍布南方铁杉与黄山松的针叶林带,低矮的常绿与落叶树种,构成中山矮林带,到2000米以上的缓坡山顶时,眼前豁然开朗,整个山顶被以禾草为主的高山草甸带覆盖。山势从低到高,5个森林植被带谱界线分明,体现了气温和降水量、土壤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垂直带谱。1600左右,我们到达1900米左右高度,这里有一户农家,可以补水。门口摆放了野生蜂蜜。一路上我们都看到路边有很多蜂箱,估计这里的蜂蜜是正宗的,一瓶2斤左右,50元,脂膏状,质量很好。我们在农家稍作休息,从这里到山顶还有4——5公里。由于天色不早,我们准备从这里一口气冲顶。
8.jpg
此时,风雨更急,大家体力也消耗的差不多了。特别是在2000米左右,我们已在山脊上行走。接我们的汽车这时从我们身边经过,司机招呼我们上车,坐车到山顶上,但我们没有一人选择坐车,坚持爬完最后的路程。路边都是草甸,氧气稀薄,狂风裹着冰冷的雨水直往嘴巴、耳朵里钻,一次性雨衣的扣子早被大风吹的与雨衣分离,雨衣也被风撕成一条条的,狂风吹过,哗哗直响,全身早就湿透。我们顶风上行,呼吸困难,呼气时,嘴巴像被迎面而来的狂风封住,想呼又呼不出来,吸气时,狂野的冷风夹着冰冷的雨水一股脑直灌进肺里,肺既承受不了那么多空气和雨水挤进来,更承受不了空气冰冷的刺激,很容易就被雨水呛得直咳嗽,此时就得赶紧背对风,否则如果真的迎风咳嗽,我相当怀疑会背过气去,一不小心把小命留在了山上。我非常确定这就是莫拉克热带风暴刮到黄岗山颠。大家都站立不稳,行走十分困难,惊险异常。
9.jpg
   1745左右,我们终于陆续登上顶峰。此时雨更大风更疾,能见度不足百米,上山有几栋砖混结构的房屋,有的房屋平顶上可以停直升机,据说原来这里驻扎过导弹部队,现在已空无一人,这也许是黄岗山不允许搭帐篷过夜的真正原因。但如果真能搭帐篷,这里确实可算得上相当理想的户外天堂了。这时大家冷累交加,再拖下去,有失去体温的危险。我们在山上到处摸索,想找到山的最高点,有几处高大的怪石突兀着,我们估计可能是最高点了,赶紧拍照。回来后写游记时,再次查阅黄岗山的资料发现,我们还是没有找到黄岗山的最高点,估计与顶点就差不足50米的距离,与登顶失之交臂,不可谓不遗憾,当然,这也为下次再登黄岗山找到了充分的理由。继续寻找,发现了赣闽两省的界碑,也就是说,我们在这里真正可以一脚踏两省了,由于能见度太低,我们在黄岗山石碑等几处看上去像标志性景点的地方照了几张照片,赶紧撤退,当然,自豪感也油然而生。回到车上,换上干衣,一路下山而去。从桐木关到山顶19公里,我们用了6小时完成。
10.jpg
骑路人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15: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2.jpg 3.jpg
半路上,由于雨水冲刷,我们遇到了塌方阻路,只好下车清理路障。在桐木关我们没有看到一个人,原来要检查我们是否下山只是虚张声势,真要在山顶露营,恐怕也没人管啊!
2000左右,我们在紫溪乡吃晚饭,之后到铅山县宾馆住宿。200988日上午1100从上饶乘高客返回南昌。
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的驴行,总结经验有三条:
1.    一定要选择晴朗的天气出行;
2、食品一定要精确计算,够用为止,余量不可留的太多,减少重量,多带无益;
3、冲锋衣是必备装备,这次我们没有一人有冲锋衣,吃尽了苦头,教训深刻;
另:独竖尖的向导吴福礼的电话:0793——535544815279391948.我们准备国庆节去征服独竖尖。
                                          
                                                                                                            骑路人
                                                                                             初稿于2009年8月15日
                                                                                             整理于2011年10月13日
骑路人说:
山高人为峰,路远任我行,江西巅峰户外倡导绿色户外!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2-4-10 10: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深秋听雨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2-4-10 17: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雨中情调别有味!{:5_198:}
海天一色说:
山高人为峰,路远任我行,江西巅峰户外倡导绿色户外!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2-4-26 09: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淋雨爽吧{:5_198:}{:5_198:}{:5_198:}
和而不同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2-9-11 13: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5_203:}
黑答俚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4-1-19 10: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
简简风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巅峰户外与你快乐分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全国服务热线:

400-000-000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邮编:330000 Email:kinbb82@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13 Comsenz Inc.  江西巅峰户外运动俱乐部 版权所有   

江西巅峰户外运动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