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梅山上磨驴蹄

6
回复
1257
查看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发表于 2014-3-20 14: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中文注册)

x
五梅山上磨驴蹄
春节以来,几乎一直阴雨绵绵,把“以水为师”群里的一帮驴友憋坏了,见面就啷啷着要找座山去磨一磨“生锈的驴蹄”。好不容易盼到周末的3月8日开始雨转阴,9日多云间晴,于是大家再也忍不住了,背起行囊,来了个说走就走的驴行。
你懂得
自从完成登顶江西十大高山、探源五大河流的目标后,下一步驴行往哪走,突然想起早有驴友将江西境内16座除十大高山外、海拔1500米以上高山(以下简称“1500米以上高山”)的简单资料整理出来(详见骑路人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9071cfbe0101dgcl.html),我灵光一现,就将登顶1500米以上高山的计划作为下一步的驴行目标。其实,1500米以上高山我已经完成了修水黄龙山(1528.3米)、靖安白崖山(1521.7米)、浮梁五股尖(1618米)的登顶,这次驴行,综合考虑天气、路程等原因,决定攀登1500米以上高山之一的奉新五梅山(1516.3米),得到群里吴副校长及夫人李老师、本群铁杆驴友李老师、花老师(女)、胡老师(女)以及农大铁杆驴友周老师和我家领导邱内挂的积极响应。2014年3月8日7:30,虽然天空乌云密布,寒风刺脸,大雨不歇,我们8头疯驴,自驾两辆越野车,义无反顾的向着五梅山进发。临行前,我在“淘气驴友群”留言:“五梅山上庆三八,共4男4女,你懂得”,结果惹得师大驴友陈教授羡慕不已,和了一首诗,算是为五梅山登顶践行:
三月八日五梅山,
你可懂得女和男;
云海深处神仙眷,
驴友群里成美谈。
我们从农大上高速,汽车导航可以设置到奉新县石溪乡的石溪村。车至上富镇下高速,在汽车导航的指引下,沿省道顺利抵达山区小镇石溪村,淅淅沥沥的中雨早已停下来了。镇里有几家小卖部和餐馆,我们补充了饮用水,打听好路径,就向登山口的村子:桐木村的驶去。
出镇开始沿山间水泥村道蜿蜒爬坡,10:30海拔上升到670米(我的户外手表读数,与实际高度有几十米的误差,下同),到达大山脚下的桐木村。桐木村看上去只有几十户农家,雨后的山村更显得空气清新,沁人肺腑。村民的房子大都依山傍势而建,竹海掩映,雾涌云蒸,梯田环绕,宁静安祥。村前一颗古树仍就生机盎然,旁边小桥流水,过桥上个小坡,有三三两两的老乡围聚在一家农户院前聊天,看来这里应是村里人经常聚集的场所,我们将车子就停在这家农户院前,向村民询问上山的路况,并表示想聘请一位向导,村民对我们雨天山上表示不可理解,多数也不愿意冒雨山上,只有一位约30多岁姓谢的村民愿意当向导(电话:13767598036),我们又干脆请他家里人帮我们做了一顿丰盛的中餐,酒足饭饱之后,整理好装备,拍了出发前的合影,12:50队伍逶迤向五梅山方向开进。
驴蹄磨得气踹踹
登山的小路就是村头向左侧田间延伸的石阶古道。穿过一片水田,来到只有几户人家的桐木村高检组,从村口右侧石阶小路对着莽莽大山而行,群山竹海翻涌,脚下沟壑流水潺潺,层层梯田亦如石阶铺展而上,田埂上虽是萋萋枯草,但田间已铺满嫩绿的小芽,有几匹马儿在专注地吃着嫩草,这在南方比较少见。向导说,村里有20多匹马,主要是用来驮运从山里砍伐下来的毛竹。梯田尽头,石阶小路被新开的盘山机耕道截断,裸露的红土像是在翠绿的大山身体上撕开了一道血口,十分刺眼。我们攀登过省内许多原始野山,感觉多数野山都修建了这种简易的机耕道,直抵大山深处,这使得砍伐运输树木竹林的效率大幅提高,加快了山林资源枯竭的速度。同时,对驴友来说,那些原本人迹罕至、神秘莫测的高山大川,探险圣境,过不了几年,大都可以开车上去,驴友能够“磨驴蹄”和探险的去处越来越少了,这不能不令人遗憾。

骑路人说:
山高人为峰,路远任我行,江西巅峰户外倡导绿色户外!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14: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越过机耕道,爬上3米多高的路沿,又接上了石阶小路,从此进入深山老林。修竹挺拔,蓊蓊葱葱。云凝深谷,曲径通幽。不多时,见到一片梯田上生长着纯粹的枫树林,落叶满地,这里原本也是一个小村,政府实施退耕还林后迁出大山,并在田间种植了枫树,如今人工枫林与周边山林几乎合为一体了。小路从枫树林右侧绕过,即见到了分岔路,选择向右拔高的主路。李老师有一项特别任务,就是每到分岔路,就将一段红色塑料绳绑在登顶小路边的树枝上,作为路标,以便明天我们无向导下山时不致迷路。由于连天下雨,深山竹林里呼吸间感觉是甜甜的,分不清是空气还是水气,石阶上长满青苔,路面湿滑。续前行几步,又见分岔路,仍是靠右侧的主路前行,再往前十几米,分岔路就要选择向左转爬坡,坡度较陡,至此没有了石阶,估计都被雨水冲毁了,上到山腰,是一处关键的分岔路口,一般的理解应该向左沿山脊上坡,但这里却要向右开始一段山腰横切,山路依旧十分清晰,而原先满眼的竹林仿佛突然间变成了灌木林,海拔已经900多米了。横切百余米,又见到十字路口,必须离开直行的横切路,转而向左开始爬坡,经过一段较大强度的拔高,又有分岔路,向右过山梁下山,我们向左沿山脊继续向山顶上爬。路边枯树干上常见生长着诱人的野生木耳,我们忍不住摘了许多,准备晚上到山顶上煮木耳汤喝,这可是最新鲜最原生态的山珍美味,在城里不可能品尝得到。拔高接着拔高,几乎没有缓冲,强度确实不小。山脊线右侧是几乎垂直的悬崖陡壁,左侧坡度稍缓,森林莽莽苍苍,陡峭的脊线直抓天际,似雨似雾的山风裹着冰冷的潮湿吹在人身上,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稍一停顿就感觉十分寒冷也不舒服,大家都使出了十分力气,看来选择五梅山“磨驴蹄”是有一定道理的。14:50海拔1254米,拔到山顶,经过一段百余米长的、甚至有点小下坡的平路,来到丛林深处的山窝平地,这里就是五梅山登顶路上唯一也是最后一处水源地,直行十几米即见一股清泉从山上小涧汩汩而下,十分清甜,可以直接饮用。队伍在水源地休息,吃点东西补充体力,将带来的几个大空瓶子装满水,开始向山顶冲刺。

骑路人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14: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开水源地左转,就开始了三段基本上是沿着陡峭的山脊线连续的高强度拔高,每一个阶段垂直拔高都在百余米左右,重装攀爬将是对驴友体力的一大考验。15:35海拔1410米,经过艰难攀登,完成第一阶段的拔高,感觉明显达到一个高度,在山顶下几米走一段横切线,紧接着开始第二段拔高。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出幽暗的深林,进入高山茅草与灌木杂林交界地段,视野开阔,虽是春尾,四周仍是冬季特有的枯黄颜色,路边不时能见到大片没有融化的积雪。浓雾弥漫,偶尔云开雾散,可从云雾缝隙间看见山下青山绿水,田园村舍,又是一派春意盎然,山上山下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季节。这段坡几乎让所有驴友几近崩溃,我也不得不在中途吃下一个鸡蛋,补充体能,16:10海拔1580米终于登上山顶。由于雾锁群峰,我们看不见前方的五梅山主峰,从脚下这座山峰的海拔高度上判断,我们和主峰的高度其实相差无几。我们从山顶下去百余米至拗口,有分岔路,向右沿山腰线估计可以下到修水县,因为五梅山是奉新县与修水县的界山,左转开始在齐人高的灌木林中向最后第三阶段的登顶冲刺,16:35海拔1604米(实际海拔1516.3米)终于登顶五梅山巅。向导告别我们下山去了。
站在五梅山顶,环顾四野被云雾笼罩,难见峰峦重叠。山顶被驴友整出一块不足五十平米的空地,可以最多搭下六、七顶帐篷。四周就是茂密的灌木林,寒风刺骨,一下子吹的大家手脚冰凉,赶紧从背包里拿出干内衣裤换上,套上羽绒衣,这才开始搭建帐篷。大家又拿出各自准备的户外美食和上山时采摘的野生木耳,生起炉火,做了一顿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的丰盛晚餐,边喝酒边聊天,祝贺女驴友节日快乐,天南地北信马由缰胡思乱想海阔天空地畅谈人生感想。驴友经过艰难攀登,其意义、享受、快乐、满足、价值、成果此时才真正体现出来了,也只有亲身体验过这种经历,才有可能由衷地产生对驴友生活乐此不彼的追求和向往。
冰挂之美
2014年3月9日6:20睡眼朦胧中,就听见吴校长在帐篷外大呼小叫,说是东方泛红,马上要日出了,更说漫山遍野都是冰挂奇观,惊醒了大家的好梦,结果引来一片“谴责”声。日出对这只队伍里的驴友来说见得多了,不足为奇,估计在这高山奇寒的早晨,其中多数驴友都情愿躲在温暖的睡袋里,也不愿意出来看日出;而要说有冰挂奇观,多数驴友又不相信。根据经验,昨天下了一场中雨,今天开始转晴,要说有云海那是十有八九的可能,我们就是冒着雨中登山的风险,冲着云海来的,怎么在这春季里云海变成了冰挂呢?就有驴友在帐篷里说,昨天大家个个都是酒足饭饱,个个都在打呼噜,简直就是此起彼伏,小小的山顶就像开交响音乐会。地面又是倾斜的,边睡边往下溜,时不时要往上爬,结果爬了一个晚上,真是没有睡好觉。经她这样一说,大家个个都有同感,于是就强烈要求吴校长停止“广播”,回帐篷睡个回笼觉。我还是经不住拍摄日出的诱惑,穿上所有的衣服,拿上相机,钻出帐篷,准备迎接日出的到来。等到环顾四周,果然被满山树枝上挂满的冰凌震撼了,也情不自禁地加入了吴校长的“Morning call”的狂叫中,这下总算将大家陆续从帐篷中拉了出来,其实也是经不住美景的诱惑。
帐篷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霜,在朝霞映照下熠熠生辉。放眼看绵绵群山,起伏多变,峰岚伟岸,波澜壮阔,云雾凝深谷,霞光锁高岗,那是一种雄浑野性之美。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眼前山坡上挂满枝头的那一望无际千姿百态的冰凌奇观,那是一种玉洁冰清,冷艳柔逸之美。由于连日来的下雨直到昨天才停下来,所以空气湿度特别大,昨晚虽未下雨,但我们的帐篷里面都能形成水滴,睡袋表面摸上去都是水,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晚上山上气温降到零度以下,饱含水分的雾气遇上树枝,立即就凝结成晶莹透明的冰层,而且不断地凝结,于是结成了一条条的冰凌,这就是“冰挂”形成的原因,这种奇观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五梅山上的冰挂又有特别处,在这高山之巅,由于气温较山下更低,所以只能生长低矮的灌木林,虽临近春尾,现在也还是光秃秃的枝干,并没有长出绿叶。所以冰凌就挂满了每一条树枝,形成了满山满坡的冰树。又由于北风劲吹,又将冰挂吹成一条条宽约五至十公分,按照风的方向偏向一侧,像是挂在树枝上迎风招展的水晶飘带。雪树银花,花枝一体,冰随树形,经脉相连。其态婀娜多姿,或如轻歌曼舞的少女,使人心旷神怡。或如钢铁战士迎风而立,展现出倔强不屈的身躯,守卫着冰莹的童话家园。或如小巧玲珑的银花,开出晶莹透明的花瓣,仿佛散发着迷人的清香。我们在冰树丛中流连、忘我、感动、疯狂,就像在白色珊瑚海洋中游弋。随着太阳的升起,在万道霞光的辉映下,冰挂变成了五彩的水晶,折射出五光十色的耀眼斑斓,整个山岗变成了幻境中的空明世界,山岚、日出、云雾、冰树,无不具有迷人的魁力。一会儿,随着气温的升高,冰挂开始融化脱落,原本黝黑的坡地上,就洒满了玉屑。大家还在回味,感叹,虽然没有看见云海,但能得见南方更难得一见的冰挂奇观,更觉得不虚此行,更加体会到“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骑路人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14: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依依不舍间开始做早餐。将所有的水集中起来,煮了一锅热腾腾的稀饭,又将所有的剩菜一锅煮热,就着蛋糕、面包之类,吃得香喷喷的。9:10背上装备开始下山。下到水源地时,遇上南昌驴友恐龙带领的一支队伍轻装登顶。我群的花老师就感到无比的骄傲,她能够重装登顶五梅山,对自己的体力有了更加的自信。12:10到达桐木村。在石溪乡中餐,时间尚早,中途便拐向奉新百丈寺参观。17:00到家,既磨练了“驴蹄”,有欣赏到了美景。
骑路人
2014年3月13日

骑路人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4-3-20 23: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不错,讲的太有道理了
恰到好处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4-3-21 10: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来看看的
守候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4-3-21 15: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手一抖,钱钱到手!
深海浪沙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巅峰户外与你快乐分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全国服务热线:

400-000-000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邮编:330000 Email:kinbb82@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13 Comsenz Inc.  江西巅峰户外运动俱乐部 版权所有   

江西巅峰户外运动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