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水源地左转,就开始了三段基本上是沿着陡峭的山脊线连续的高强度拔高,每一个阶段垂直拔高都在百余米左右,重装攀爬将是对驴友体力的一大考验。15:35海拔1410米,经过艰难攀登,完成第一阶段的拔高,感觉明显达到一个高度,在山顶下几米走一段横切线,紧接着开始第二段拔高。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出幽暗的深林,进入高山茅草与灌木杂林交界地段,视野开阔,虽是春尾,四周仍是冬季特有的枯黄颜色,路边不时能见到大片没有融化的积雪。浓雾弥漫,偶尔云开雾散,可从云雾缝隙间看见山下青山绿水,田园村舍,又是一派春意盎然,山上山下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季节。这段坡几乎让所有驴友几近崩溃,我也不得不在中途吃下一个鸡蛋,补充体能,16:10海拔1580米终于登上山顶。由于雾锁群峰,我们看不见前方的五梅山主峰,从脚下这座山峰的海拔高度上判断,我们和主峰的高度其实相差无几。我们从山顶下去百余米至拗口,有分岔路,向右沿山腰线估计可以下到修水县,因为五梅山是奉新县与修水县的界山,左转开始在齐人高的灌木林中向最后第三阶段的登顶冲刺,16:35海拔1604米(实际海拔1516.3米)终于登顶五梅山巅。向导告别我们下山去了。
站在五梅山顶,环顾四野被云雾笼罩,难见峰峦重叠。山顶被驴友整出一块不足五十平米的空地,可以最多搭下六、七顶帐篷。四周就是茂密的灌木林,寒风刺骨,一下子吹的大家手脚冰凉,赶紧从背包里拿出干内衣裤换上,套上羽绒衣,这才开始搭建帐篷。大家又拿出各自准备的户外美食和上山时采摘的野生木耳,生起炉火,做了一顿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的丰盛晚餐,边喝酒边聊天,祝贺女驴友节日快乐,天南地北信马由缰胡思乱想海阔天空地畅谈人生感想。驴友经过艰难攀登,其意义、享受、快乐、满足、价值、成果此时才真正体现出来了,也只有亲身体验过这种经历,才有可能由衷地产生对驴友生活乐此不彼的追求和向往。
冰挂之美
2014年3月9日6:20睡眼朦胧中,就听见吴校长在帐篷外大呼小叫,说是东方泛红,马上要日出了,更说漫山遍野都是冰挂奇观,惊醒了大家的好梦,结果引来一片“谴责”声。日出对这只队伍里的驴友来说见得多了,不足为奇,估计在这高山奇寒的早晨,其中多数驴友都情愿躲在温暖的睡袋里,也不愿意出来看日出;而要说有冰挂奇观,多数驴友又不相信。根据经验,昨天下了一场中雨,今天开始转晴,要说有云海那是十有八九的可能,我们就是冒着雨中登山的风险,冲着云海来的,怎么在这春季里云海变成了冰挂呢?就有驴友在帐篷里说,昨天大家个个都是酒足饭饱,个个都在打呼噜,简直就是此起彼伏,小小的山顶就像开交响音乐会。地面又是倾斜的,边睡边往下溜,时不时要往上爬,结果爬了一个晚上,真是没有睡好觉。经她这样一说,大家个个都有同感,于是就强烈要求吴校长停止“广播”,回帐篷睡个回笼觉。我还是经不住拍摄日出的诱惑,穿上所有的衣服,拿上相机,钻出帐篷,准备迎接日出的到来。等到环顾四周,果然被满山树枝上挂满的冰凌震撼了,也情不自禁地加入了吴校长的“Morning call”的狂叫中,这下总算将大家陆续从帐篷中拉了出来,其实也是经不住美景的诱惑。
帐篷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霜,在朝霞映照下熠熠生辉。放眼看绵绵群山,起伏多变,峰岚伟岸,波澜壮阔,云雾凝深谷,霞光锁高岗,那是一种雄浑野性之美。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眼前山坡上挂满枝头的那一望无际千姿百态的冰凌奇观,那是一种玉洁冰清,冷艳柔逸之美。由于连日来的下雨直到昨天才停下来,所以空气湿度特别大,昨晚虽未下雨,但我们的帐篷里面都能形成水滴,睡袋表面摸上去都是水,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晚上山上气温降到零度以下,饱含水分的雾气遇上树枝,立即就凝结成晶莹透明的冰层,而且不断地凝结,于是结成了一条条的冰凌,这就是“冰挂”形成的原因,这种奇观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五梅山上的冰挂又有特别处,在这高山之巅,由于气温较山下更低,所以只能生长低矮的灌木林,虽临近春尾,现在也还是光秃秃的枝干,并没有长出绿叶。所以冰凌就挂满了每一条树枝,形成了满山满坡的冰树。又由于北风劲吹,又将冰挂吹成一条条宽约五至十公分,按照风的方向偏向一侧,像是挂在树枝上迎风招展的水晶飘带。雪树银花,花枝一体,冰随树形,经脉相连。其态婀娜多姿,或如轻歌曼舞的少女,使人心旷神怡。或如钢铁战士迎风而立,展现出倔强不屈的身躯,守卫着冰莹的童话家园。或如小巧玲珑的银花,开出晶莹透明的花瓣,仿佛散发着迷人的清香。我们在冰树丛中流连、忘我、感动、疯狂,就像在白色珊瑚海洋中游弋。随着太阳的升起,在万道霞光的辉映下,冰挂变成了五彩的水晶,折射出五光十色的耀眼斑斓,整个山岗变成了幻境中的空明世界,山岚、日出、云雾、冰树,无不具有迷人的魁力。一会儿,随着气温的升高,冰挂开始融化脱落,原本黝黑的坡地上,就洒满了玉屑。大家还在回味,感叹,虽然没有看见云海,但能得见南方更难得一见的冰挂奇观,更觉得不虚此行,更加体会到“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