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里闪步太行山
......(接上集)
4月30日。山西·王莽岭——锡崖挂壁公路、锡崖沟红岩大峡谷——河南·辉县(宿)
四层的“之”字形挂壁公路。穿越红岩大峡谷。最痛苦的最后5公里徒步。
5:00多钟,就有驴友起来,要去观日台看日出。王莽岭的日出,号称敢与任何景点媲美,是绝对不可错过的。于是大家都跟着起来。可惜山上浓雾密布,又似毛毛细雨,大家抱着一线希望,站在观日台,遥望东方,但最终还是未能见到壮观的日出。回到露营地,收拾装备。到祥云客栈里面吃早餐。小米稀饭加油饼加鸡蛋,管饱,十元一位。7:40背上行囊,向锡崖沟出发。
出景区大门,沿着公路一路下行。天空下起毛毛细雨,大家陆续穿上冲锋衣裤。能见度极差,估计错过了一些景点也未可知。几公里后,云开雾散,太阳出来了。天气预报说今天有小雨,但北方的小雨对我们南方人来说,基本上就是可以忽略不计的。10:00左右,来到一处之字形盘山公路前,但见公路左侧高高地耸立着两尊大小不等的柱形巨大岩石,与右边高山绝壁挟持着公路,犹如守卫公路的父子兵,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形势险峻。大家在此左拍右拍,耽误了不少时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风景确实雄奇,值得拍摄。好不容易离开此处险关,继续下坡两公里左右,有几个当地人在路边说话,旁边有一辆小四轮,车上一个大桶,好像装满了水,不知是干什么用的,是清洗路面吗?当我路过他们时,其中一人拦下我,说是旅游公司的管理员,问我们从哪里来的,买了票没有。我说我们是昨天从南坪上山,在进王莽岭的关口处买了票。他说要查看我们的票。我只得告诉他,我们是请南马鞍林燕鱼庄的老板做向导,带我们上山的,当时我们每人交了70元门票钱,由他代买的票,我们也确实看到向导在关口处买了票,却没有将票据给我们。但我留有向导的电话,不信可以打电话核实。那人看了一下电话号码,说你们上当了,像你们这样的驴友,如果从南坪上来,超过15人,每人20元就可以了,而且必须要拿到票据,否则山上检票就麻烦了。那个向导至少赚了你们六、七百元钱。我说那现在怎么办?他说这次就算了,下次要多个心眼。我说多谢多谢,这是教训啊。
告别管理员,下坡百余米,来到锡崖挂壁公路。我们再一次被眼前开凿在绝壁上的公路所震撼。过去的锡崖沟村,四面环山,交通闭塞,与世隔绝。为走出大山,走进文明,从1962年到1991年的30年间,全村900口人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义务投工32.3万个,动用土石方23万立方米,凿通隧道1200米,架设石桥3座,靠愚公移山精神,靠钢钎、铁锤等落后工具,凿通了一条高差达600米、长7.5公里的“挂壁”公路,创造了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以“当代新愚公”为题进行了专门报道,是继“红旗渠”之后太行山上最大的民间土法上马的工程。如果说郭亮村的挂壁公路是一个奇迹,那么锡崖沟的挂壁公路可以称得上是神话。郭亮村的挂壁公路只有一层,高差不足百米,长度估计不足3公里;锡崖沟的挂壁公路呈“之”字形有四层,高差600多米,长度7.5公里。这条公路坡度最陡处应有三十度,最大转弯角度为180度,如果乘车经过此路,一边是壁仞千丈,一边是万丈深渊,进洞出洞光线忽明忽暗,频繁的大角度拐弯,大有将人甩下山崖的感觉。据说多数游客,眼睛是始终闭着的,大约十多分钟的车程,这条让游人提心吊胆的公路才能走完。锡崖沟挂壁公路被《人民日报》称为中国乡村筑路史上的奇迹,2009年公路成功入选“新中国60大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