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地里中界点
离开梁三峰,站在脊线上往前方看,左侧北方的云层想通过山脊线压向右侧,但被右侧南面吹来的强风阻挡,在山脊线形成一堵云墙。但见山脊北侧云海翻涌,群山不见,山脊南侧晴空万里,阳光灿烂。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在这里再一次非常直观地展现出来。11:45海拔3157米,下坡不久,进入针叶松林,前面的向导和刺客多次看到松林里的松花鸡,等我们赶到时,已不见踪迹。
12:00海拔3080米,来到了一处非常不起眼的山脊小哑口,长仅四、五十米,宽不足十余米的,平坦的哑口山脊线范围内,仅有绿草,没有一颗松树。这一小段山脊线其貌不扬,但却是大名鼎鼎的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的中间点,能够站在这个人迹罕至的中间点,看到北云南阻于分界线上的奇观,令人自豪。自豪地走过秦岭山脉线的中点,我们的穿越的路程就算完成了一半。过了小山头,再次进入松林,继续下坡,在快到2800营地前,会有一些分叉路,随便怎么走,只要对着2800营地方向,趟着深深的草甸往下走就是了。
13:00海拔2864米,走出了松树林,眼前豁然开朗,很大一片的哑口草原平地,这里就是多数驴友总要在心中无数次默默念叨的2800营地。这个营地堪称上山以来的最低点,足有好几个足球场那么大,地处梁三峰和金字塔峰之间的哑口,地势开阔平缓,营地周边的山坡上都茂密的松树林,独有哑口营地是浓密的高山草甸,鲜花盛开,体形硕大的乌鸦在低空盘旋,这里的鸟儿也养成了习惯,只要有驴友到来,就意味着可以捡到美食充饥。空气十分清新,南面阳光明媚,北面云雾笼罩,南北气候分界线十分明显。如果南北都有云时,云层对流就意味着老天要下雨,在营地的中央有几棵树,堆了无数驴友丢弃的气罐,令人汗颜,这也成为了营地标志性的景观。水源地就在面向南天门金字塔方向右侧偏后下缓坡100米的地方,一条小溪从山坡草丛中泪泪流下,清彻甘甜。趁着强烈的阳光普照,忍着溪水刺骨的冰凉,我们在这里简单地擦洗了身上积累了几天的污垢。为了减轻明天的强度,为翻越金字塔及塔1、塔2、塔3三座山峰做好准备,我们补充用水,离开2800营地,又开始了爬坡运动。
野葱炒香肠现在还让我们流口水
13:30从2800营地出发,爬坡的小路在营地的左前方向茂密的松林延伸,路边经常能看到一些松树、草地被羚牛顶得乱七八糟,说明公羚牛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有一片松林里的草地显得特别凌乱,说明有一群羚牛昨晚在此过夜。14:20重新上到3000多米的高度,地上是花的海洋,绿的世界,秦岭山脉雄伟的山势,不禁让人感慨中华龙脊的磅礴气势。一路走来,感觉秦岭群山和南方的群山有着显著的区别:如果说秦岭群山是那么的宽厚、雄浑、野性、奔放,而南方的群山山就显得清秀、柔美、碧玉、灵气。走入秦岭山脉,你会感觉到他那如父亲般宽厚的胸怀,中华儿女在他的庇护下,创造出了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
15:10海拔3170米,我们一直在拔高,松树林已经很稀疏了,向导在满山遍野地寻找一种叫手掌参的植物,号称是陕西的野参,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只生长在秦岭山脉3000米以上的高山土壤里。它的茎叶混迹于满山的花草丛中,一般人难于区分,它的根系形似手指,我们一个人挖了2棵,带回去取根泡酒喝,具有补益气血,生津止渴的功效,是纯天然的名贵保健补品。
15:40海拔3224米,我们到达了今晚的宿营点,这是一处非主流的营地,叫“小石河营地”。营地右侧路旁边就是从山上岩石缝里流出的水源,再往上,水源就完全被地表的岩石和泥土覆盖,只能听得到地底下叮咚的流水声,再往右十几米就是石海。头顶上就是高高的石海尖顶:金字塔。回首府视2800营地,显得那样的遥远渺小。再往远看,是飞机梁连绵不绝的各个山峰,高耸入云。我们竟然是从那里穿越过来的?像是从天际线走来,这简直有点不可思议,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负重30多斤,徒步7—8个小时,上上下下无数个山峰,走到现在,虽然身体非常疲顿,但对自己的表现倍感满意。
营地四周遍地都是野葱和野韭菜,我们拔了几捆,晚餐用野葱炒火腿肠,野韭菜做汤,美美的吃了一顿,这么多天来第一次吃到新鲜蔬菜,而且还是纯天然绿色的,真是史上最牛的美食,令人终生难忘。太阳逐渐落山,晚霞铺满远方2800营地四周的山峦,山脊线南、北的云海已经汇合到一起,意味着明天可能要下雨了?入夜,伴着叮咚的泉水声进入梦乡。
骑路人
2013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