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太线穿越游记(十):香客
香客
D8:7月23日
天气:晴转阴,晚上有零星小雨
线路:大爷海(海拔3590米)——大文公庙(海拔3468米)——放羊寺(海拔3072米)——明星寺(海拔2846米)——平安寺(海拔2762米)
管理员的豪华登山装备其实都是捡的出事驴友的
7月23日7:15起床,天气晴好便是我们的安好。最后再吃一餐太白山巅的噪子面,我们要求加肉加蛋,就变成了30元一碗。早餐毕,大家都在院子里整理背包,有两位管理员也在整理背包,他们准备翻越九重天、金字塔、飞机梁,直到麦秸岭山区,去寻找失踪驴友的。原来,有一位湖北女教师、资深驴友施曼,6月12日从塘口上山后,在鳌太线失踪,至今下落不明,家属沿路张贴寻人启事,若能找到,无论生死,必有重谢!管理员已经进山搜寻了好几遍,范围差不多缩小到麦秸岭一带,今天他们将再次展开搜寻,我们祝愿他们早日成功。
我们发现他们的装备甚至比我们的还好,如“北面”的登山包、“黑冰”的羽绒睡袋、“LOWA”的登山鞋、还有登山杖、套锅等等一应俱全,几乎都是精品,一套下来非过万元不可。向导说,他们的装备其实都是鳌太线上出事的驴友遗弃的。鳌太线上出事的驴友往往都是老驴,爬过雪山,久经考验,他们的装备大多都很专业。所谓艺高人胆大,这些老驴没有太在意3000多米高的鳌太线,经常不顾天气状况,甚至一个人就闯进秦岭深山,所以鳌太线上几乎年年有驴友失踪。管理员搜寻到他们,驴友家里人往往都不会再要这些装备,管理员就留了下来,这就是为什么管理员的装备十分先进的原因。向导的一席话,确实是对准备穿越鳌太线的驴友们最好的忠告。
有两位修建新太白庙的老乡请我帮他们拍几张照片,说是让小孩用QQ联系我发给他们,至今没有收到他们小孩请求加QQ的要求,我准备忙完这段时间,干脆冲洗出相片,寄给程秀才,再由向导带给他们。
7:35从大爷海管理站准时出发。下山的小路就从太白庙上方分岔路口开始,向右登顶拔仙台,向左虽是下山的路,但我们首先还是要翻越连绵不绝的八公山。所以,如果以为下山就是一直走的下坡路,那会令人大失所望。
那些上山朝拜的香客令人敬佩
翻越管理站前的八公山,号称要绕过八道山梁,拔高百余米,上上下下不断翻山越岭,也不轻松,比想象中的下山预期会大失所望。向看远处,山腰上有一条隐隐约约的小路指向远方,像通往天边,这就是我们要走的路,群山万里,云海飘渺,太神奇了,我们在3600米的高度徒步,脚下全是连绵不绝的巨石,高海拔地貌显著,左边是山峰林立,右手是悬岩峭壁,植被稀疏,怪石嶙峋,似马像驴,千姿百态。也有危石在头顶摇摇欲坠,好似一阵大风就会将巨石垂落山崖,将路人砸成肉泥。满山遍野的玛尼堆,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甚是壮观。
总算开始下坡了,路上碰到很多善男信女,大多数都是妇女和五、六十岁的老头、老太太,他们都是要到大爷海和拔仙台去烧香敬佛的。爬到这里,他们至少用了两天时间,他们多数人只有一个小小的背包,估计包里除了拜佛的用品和一点干粮外,再无它物,看看他们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行头,真有点让我们这些全副武装的驴友感到羞愧,他们这种虔诚的精神和毅力真是令人敬佩。
8:45海拔3417米,下到大文公庙。这里是一处大的垭口,地势开阔,铁皮房建成的客栈都成一定气候了,从下板寺上山和从平安寺山上的两条小路在此交汇,我们在此休息了比较长的时间,将帐篷都拿出来铺在客栈前的平地上晒干水分。客栈边的大文公庙其实只是一座石垒的佛龛,供奉的是周文王,这和它的鼎鼎大名相比实在有些名不副实。这里有手机信号,接到老婆一阵埋怨的唠叨。老婆说,前两天甘肃地震,离我们很近,生怕我们也受其影响,地震使山上滚下石头怎么办?又不见回个电话,因此着急。我说这几天山上哪来信号,再说,我们都住在荒山野地,有地震也影响不到我们。得知我们已经开始下山,后面再无险境,我们各自家里人、包括向导家,都放心了。
最后的考验
离开大文公庙,按照客栈边石头上的指示路标,从分岔路往左沿山腰上的小路向放羊寺方向横切。10:15海拔3287米,下降到了太白红杉林,这里古树参天,婀娜婆娑,小草茂密,空气新鲜。右边山峦高耸,左边深沟如渊,常有山泉自山上流下。时而缓坡绕山,时而拔高越岭,但总体趋势是在走下坡路,比起前几天的穿越,可算得是一种享受。10:55海拔3262米;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缓坡下来,再经过一次拔高,来到一处脊线拐点,见到两颗枯死的红杉,上面挂满了衣物,估计是驴友和上山朝拜的香客丢弃的。这里也有手机信号。11:25海拔3130米;见到了政府为各种太白植物张贴的树名标签,说明这里是国家级保护区。11:35海拔3042米,经过2小时的森林穿越,到达放羊寺。
放羊寺仅是一间小石屋,三面石墙通体透风,屋顶长满青青茅草,与周遍环境融为一体,很有特色,正面就用原木栅栏为墙,屋内约10余平米,有些许香火痕迹,不知供奉的是哪路神仙。传说是当年朱元璋遇难,两只羊救了他,称帝之后,就在太白山建此庙宇。在放羊寺门前回首仰视,可见大爷海的绿皮房子;向前进看,远处垭口,有一颗特立孤挺的参天大树,树下隐约有一栋矮房,那是平安寺。放羊寺正处于大爷海和平安寺直线距离的中点,两头相距30多公里,竟然可以相隔重重大山相望,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