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归宗绕湖来
——环鄱阳湖骑行游记(上)
浩渺鄱湖水接天,
波翻浪涌竞争先;
冬枯水落草滩出,
水天一线峰绵延;
万顷湖畔鸟天堂,
鹬鹳低飞鹤鹭翔;
野鸭寻鱼鸥击水,
丛丛芦苇雁鹄藏;
连江通海胸怀广,
滋养生灵岁复年。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中华民族母亲河长江。丰水季节,浩瀚万顷,水天相连;枯水季节水落滩出,野草丰茂;湖畔峰岭绵延,沙山起伏,风景优美。鄱阳湖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鸟保护区,每年秋末冬初,有成千上万只候鸟,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以及中国东北、西北等地来此越冬。如今,保护区内鸟类有300多种,近百万只,其中白鹤等珍禽50多种。鄱阳湖被称为“白鹤世界”,“珍禽王国”。
万水归宗,江西五大河流经千里奔腾,最终都义无反顾地投入鄱阳湖母亲的怀抱。因此,完成五大河流探源之旅后,去追寻五大河流最后归宿,成为我最为激动的驴行目标之一。在同事李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制定了骑自行车环鄱阳湖的详细计划,并组成了我和李老师两位老驴,加上两位大学生:儿子和同事的儿子小腾等4人的骑行队伍,于2014年1月20日开始实施环骑计划。
第一天:湖区人鸟求和谐
日期:2014年元月20日
线路:南昌市区—(20km)蒋巷镇—(7km)三洞村委会—(21km)南昌县黄湖分洪口(鄱阳湖圩堤)—(7.5km)矶山分岔路口—(5.5km)矶山—(5.5km)矶山分岔路口—(5.5km)南矶乡政府(中餐)—(原路返回34km)三洞村委会—(1km)楼前赣江大桥—(0.5km)南新乡—(6km)丰乐大桥—(21km)新建县联圩乡
里程:138公里(总里程138公里)
今天是骑行的第一天,重游南矶山。5:40起床,洗漱早餐完毕,7:00和儿子从瑶湖校区出发,在半路上接上小腾,7:40在豫章大桥与早已等候多时的李老师汇合。一看大家的装束都差不多,骑行头盔下面魔术巾将耳朵、嘴巴包裹着,身穿冲锋衣或抓绒衣,冲锋裤里面估计有的穿了骑行裤,山地车后架挂着自行车驮包,里面是换洗的内衣、袜子、羽绒衣、羽绒睡袋、洗漱用品、常用药品、修理工具套件、打气筒,以及零食等等,看上去还是很拉风的。过桥在桥头照出发前的合影,我们环鄱阳湖骑行就这样在低调中开始了。我们第一个目的地是鄱阳湖西岸的南矶山。
一路向东,去往南矶山的路都是很好骑的平缓水泥路,不带拐弯的。路两边村村相连,沿路有不少农家乐旅游、专业钓鱼塘、农业产业基地等,一排排楼房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视野,显示这里的农民生活充实富裕。过了蒋巷镇,路上的汽车少了些,这是因为多数车子从这里拐上高速公路去了。9:10到达联圩七村。四野已是一片冬日的田园风光,田里的水稻已经全部割掉了,只剩一片片枯黄的稻杆,这时我竟然感觉右腿膝盖外侧有一根筋,每踩一圈就拉得痛一次,屁股也过早的开始疼痛,真是不好的征兆。在经过气派的江西国旺实业有限公司大门前,我忍不住停下来拍了几张照片,这是一家大型综合性农业企业,沿路可见水稻种植、水产水禽养殖、蔬菜瓜果种植、园林绿化和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有序分布,骑行在这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具有典型江南田园风光的大路上也是一种享受。10:30到达南昌县黄湖分洪口门指挥楼,指挥楼就建在圩堤上,这是一段重要的圩堤,保护着蒋巷镇的安全,站在堤上向东看,堤外就是一望无际的鄱阳湖湖区,若在春夏湖水上涨,四周一片汪洋,南矶山就犹如置身于大海之中。而现在湖水下退,草滩连片,河溪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几百米远处可见成群的候鸟在觅食嬉戏,这是我们环湖骑行第一次见到候鸟。上圩堤右行百余米,左拐下堤,一条水泥路向湖区纵深延伸,我们就骑行在南矶山国家自然保护了。
过一座大桥,我们与候鸟的距离越来越近,用200的长焦镜头可以拍到比较清晰的候鸟照片,这种机会当然不能错过。路上我们见到惊人一幕,有渔民正在分拣刚刚从湖里捕捞上来的鱼,除了偶有几条大点的草鱼、鲤鱼等外,最多的就是成堆的寸余长的小鱼,而这些小鱼其实也正是候鸟过冬的口粮,可见人、鱼争食的现状仍在湖区上演,联想起前些日子在别处湖区见到有渔民用细眼电网打渔,电网过处,片鳞不留,这给候鸟过冬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如何处理好提高湖区渔民生活水平与保护候鸟过冬的关系仍是政府的重要课题。
骑行在恍如漂浮于一望无际的草滩湖泊的乡间小路上,不时见到各种飞鸟在水面、空中穿梭,顿感精神焕发,心灵空明。每隔一段路,就会见到一块警示牌:“严禁洲滩放牧,此处有血吸虫,下水危险”,警示过往游人这里是血吸虫多发区。其实,与血吸虫的危险相比,路边草滩里还生长着一种植物,却阻挡不了南昌人对它的喜爱,有一句民谣叫“鄱阳湖的草,南昌人的宝”,用它来炒腊肉,是冬季南昌人必备佳肴,在所有蔬菜与腊肉的组合中,数它达到了最高境界。咸香柔软的腊肉,愈发衬出其特立独行的香气。吃上一口,唇齿生香,回味悠长。这种湖区到处都是、随便一抓一大把的植物,就是“藜蒿”。
深入湖区来到分岔路口,向右骑行5公里,12:00到达叽山。在这一马平川的湖区,突然见到几座小山,虽然只有几十米高,却也显得绝壁突兀。山体由丹霞红岩组成,左侧小山顶上有一座红色宝塔,巍峨挺立,陡峭的岩壁下,深潭倒映,确如“悠然湖畔千古塔,远绝尘埃万羽鹤”。这里农户不多,难得见到一个村民。穿过两山之间一线天似的夹道,眼前豁然开朗,但见鄱阳湖烟波浩渺,湖堤一线,蔚为壮观。背山面湖有一座马公庙,红色墙体,飞檐翘角,门两旁立有金色的狮子,院前两侧各有一个六面柱的红色焚香炉。进入庙内,马公端坐正堂之上,两边有一副对联:
法周上界神随六合显灵通
道统诸天绝列三朝分善恶
横批:百叩百应。
离开叽山,返回到分岔路口,再向前骑5公里,过大桥,13:00到达南叽乡政府所在地,进街道口有一家“湖畔大酒店”,中饭品尝到了地道的藜蒿炒腊肉。至此我们已骑行了7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