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盘山下五指峰
只要有3天小长假,照例要完成一座山峰的登顶,这几乎成为“以水为师” 群里驴友的不二选择。2014年端午节,我省北部普降大雨,南部以多云到阵雨为主,于是我和张老师(女)、李老师、胡会计(女)以及农大的周老师一行五驴,决定去攀登上犹、遂川、和湖南桂东三县交界的五指峰。
选择穿越的线路
五指峰,也属于我们“江西海拔1500米以上高山(十大高山外)攀登计划”之列。其实,那五座相依相连、状如五指、峭如石笋、最高指峰海拔1607米的五指峰,基本上属于不可登山峰,估计只有专业攀岩运动员才有可能逐一登顶,驴友传统意义的五指峰攀登,是指“围绕五指峰穿越,然后登顶它旁边海拔1722米的鹰盘山”之意。
五指峰至鹰盘山的穿越,目前还鲜有“驴”迹。搜遍网上的攻略和游记,大约有三条线路:一条是南昌资深驴友大莫走过的,由鹰盘山经五指峰至盘古仙的长线穿越。要在山脊线上走13公里,期间有5公里上、下沟谷的强穿,需要用上砍刀和攀援绳等装备,加上上山和下山的路程,重装两天完成,属于较高强度的自虐线路。出发前,我向大莫咨询此线路,大莫在赣州想尽办法将线路轨迹发给了我,并提供了不少建议,令我感动和感谢。二是遂川驴友走过的,由遂川县高坪镇明坑村上山,经五指峰至鹰盘山的小穿越。从他们留下的游记看,从村子开始爬山,至鹰盘山登顶,只需大半天时间。这本因该是最适合我们这次穿越的线路,可惜游记太简单,做攻略时几乎被我忽略,最终没有实现穿越,至今都感到十分可惜。三是多数游客都可以走的最简单线路,开车从上犹县五指峰乡黄沙坑村经林场盘山机耕道一直开到车能到达的最高处,然后弃车徒步登顶鹰盘山,可以实现当天上下。我们权衡再三:第一条线路,由于我们还不太会玩GPS,再加上对天气的担忧,最主要的是大家必须在6月2日返回南昌,3日要陪家里人过端午节,只好作为备选方案。而第三条线路对我们来说又嫌太简单,所以我们选择第二条小穿越线路,而且夜宿鹰盘山顶峰,可以更好地观看日出日落,第二天下山也简单多了。
线路已定,我请吉安的同学想办法在明坑村找到了一位向导。并且得知遂川至高坪镇正在修路,很不好走,同学建议我们从湖南桂东县绕到高坪镇,我们采纳了这个建议。
与穿越失之交臂的遗憾
5月31日5:00下班后从瑶湖校区出发,到农大接上老周,在梅岭上绕城高速,走走停停地驶过正在扩建的昌樟高速,转入大广高速,在泰和境内转泰井高速,出赣入湘后转炎睦高速,再经平汝高速,在桂东出口下高速,沿G106几十公里约23:30进桂东县城,原定在县城住宿,大家精神状态挺好,于是决定继续赶路,沿S322山区省道,重新进入江西境内,到达遂川县高坪镇时已是6月1日凌晨的1:00。在高坪镇小学边有一条小水泥村道,一路蜿蜒爬坡,几公里后到达海拔800余米的登山起点村:明坑村。我们摸黑在村小学教学楼走廊下搭好帐篷,虽然外面凉爽,帐篷里显得还是很闷热。2:00进入梦乡,至此我们已连续行车九个半小时,行程555公里。
6:00正在收拾帐篷时,年轻的向导来了,还有几位老乡来凑热闹。我们将穿越的线路与向导沟通,结果连村里70多岁的老乡都没听说过我们要走的线路,向导只知道从明坑村上到五指峰脚下的路,他以为我们要攀爬五指峰。据老乡说,当地只有一个人曾经爬上过五指峰的四个指峰,而其中最高的那个指峰从来就没有人爬上去过,村里人也从未从五指峰走到过鹰盘山,这让我们感到无比失望和困惑,只得放弃从明坑村穿越的计划。回来后,我再一次仔细研读了吉安驴友的游记,发现他们确实实现了从明坑村穿越到鹰盘山的目标,而且只用了半天时间。如果我们大胆地从明坑村上到山顶,再沿脊线向着鹰盘山方向走,肯定也能成功,可惜我们出发前没有在众多游记中认真对待这篇游记并研究透彻,就轻易地放弃了从明坑村小穿越到鹰盘山的机会,遗憾至今。
8:00在向导家吃完早餐,辞别向导,我们驱车前往盘古仙的登山点:双肖村。我们准备按照大莫提供的线路图,从盘古仙经五指峰穿越到鹰盘山。从明坑村继续向前开车,要翻过大山,简易的机耕道坑洼不平,极为难走,一直上到海拔1000余米,才开始下坡,进入了上犹县的五指峰乡境内,终于见到宽阔的柏油路面。左转,一路疾驰,到达五指峰乡黄沙坑村。黄沙坑村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子,楼房毗邻,犹如乡镇街道。从黄沙坑村内右转走水泥村道到达海拔只有300余米的双肖村。经打听,从双肖村上到盘古仙的盘山机耕道已经被洪水冲毁,只能徒步上去,此时已是十点多钟了,要实现从盘古仙到鹰盘山的大穿越时间上已经不允许,再看看头顶上时不时从厚厚的乌云中传来的雷声,万般无奈,我们最终决定放弃穿越的想法,改走第三条线路:从黄沙坑村经林场直接攀登鹰盘山,不失为当前明智的选择。
于是重新返回到黄沙坑,在村里转向五指峰漂流景区方向,向大山深处开进。约8公里水泥路尽头,见到几栋破旧的小平房,不见人影,显得十分冷清。左转沿小溪一路向上,机耕道越来越险,两边树枝茅草向路中间挤压,车子不得不划着树枝茅草颠婆而上,咬着牙沿着崎岖的山路爬坡,常有溪流跌宕而下,将本就崎岖的山路冲出道道沟坎,路过几处非常惊险的塌方路段,车子几乎是贴着正在塌方的悬崖一冲而过。欣慰的是网上攻略中提及的塌方堵点已经疏通了,这使我们追回来不少耽误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