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胜利汽车制造厂还曾仿照大众PASSAT试制出另一款五座轿车,并将其命名为Jaju(意为独立),想以此来鼓舞企业工人及普通民众,不过它的生产依然不成功,最终并没有投入量产。倒是德川汽车制造厂于1968年仿照GAZ-69生产的Kaengsaeng-68(复兴68)保持着很高的出镜率,从1968年开始,胜利汽车制造厂便一直在对复兴68进行生产改造,如今这台车虽然整体样式依然与GAZ-69非常相像,但在许多细节上均与原版车型有了较大差异,翼子板上方朝鲜语+数字的标识表明了它的身份。如今仍能在平壤的大街小巷上看到复兴68的身影,而它的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
另一款相传甚广的车型是胜利汽车制造厂1988年生产的Kaengsaeng-88(复兴88),这款车仿照当时进口的1987年奔驰W201,通过逆向研发模式生产,是胜利汽车厂在豪华轿车领域为数不多的尝试之一。当时这款复兴88的外观内饰与W201完全保持一致,但车内无空调及暖风,车身制造工艺也相当低劣。由于这次生产尝试并不成功,胜利汽车厂只生产了几台样车便宣告放弃,如今想要见到它恐怕是件难事儿。
90年代末期,随着和平汽车公司的崛起,胜利汽车制造厂在朝鲜国内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被迅速取代,如今胜利汽车制造厂已经基本放弃了轿车生产,主要生产普通民用越野车、各类载重货车、工程车辆及公共汽车,是为朝鲜国内经济建设提供交通、运输工具的重要来源。
除“和平”与“胜利”外,“平壤”同样是朝鲜国内规模相对较大的汽车生产企业,目前主要生产巴士等大中型载客汽车。有意思的是,“平壤”旗下几乎所有车型都被称为“千里马”,只是用数字来表示不同车型,除此之外还有个别几家规模更小、产量也更低的辅助型车企,主要提供汽车零配件及二手车服务。
聊聊朝鲜那些车
1.公车多 私家车少
尽管只有短短几天时间,但汽车在朝鲜国内的现状已经像藏宝图一样在我们面前摊开,尽管它的色彩并不鲜艳,笔触风格也很过时,却依然能勾起人们探索的兴致。在朝鲜,99%以上的汽车身份都是“公有”或“国有”,真正的私家车少之又少,汽车在朝鲜还远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原因大家都明白,一个月挣几十块美元的老百姓根本买不起车。
2.产品过时 技术落后
一直以来,朝鲜都没有间断过对商用车、工程车的生产,但它们同样面临着多年无新技术输入,生产方式及产品停滞不前的问题,结果就是朝鲜路面上跑着的依然是CA141、东风EQ、南汽跃进这样的“上世纪”产品,朝鲜街头就像一间中俄汽车工业的活博物馆。
3.经典老车多 车况好
如果你想找点儿成色好的老车,朝鲜是个好去处。平壤街头时常会碰到各个排量、型号的老奔驰E级、老公爵以及各类保存完好的苏制老爷车。这些老车的存在似乎在证明一件事,现在的朝鲜已经被世界远远甩在了身后,甚至还不如三四十年前。而当你转过街角敏锐的捕捉到一台老车后,或许会突然发现20分钟前它已经在你的相机里了,汽车在朝鲜真的不多。
聊到这里我们算是对朝鲜汽车工业有了初步认识,尽管这样的了解还很浅显,却已经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们对朝鲜几乎爆棚的好奇心。据说2012年韩国统一教教会创始人Sun Myung Moon去世后,和平公司韩国方面曾强烈要求单方面撤资,如果此事一旦成真,那么朝鲜很可能会彻底失去生产民用汽车的能力。至于韩国方面摆出如此态度的原因,恐怕政治是无法规避的因素,而朝鲜国内汽车工业则毫无抵抗力的成为朝韩政治、经济斗争的牺牲品。
总结:
总体来说,朝鲜的汽车工业基础很薄弱,发展历程也很曲折,汽车在朝鲜国内的惨淡现状就活生生摆在那。不开放的态度加之闭塞的经济发展态势,让我们见到了一个几十年未曾改变的工业体系,在我看来,朝鲜汽车工业就像是一具贮藏在冷库多年的尸体,虽然失活却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模样,一切环节都按照几十年前的标准运作着,但仅仅是运作着,绝无任何创新或发展,朝鲜国内的汽车工业也一如遵古法、循古迹的苦行僧,在清规戒律的制约下痛苦的修行并挣扎着,而我们对朝鲜的关注与了解也将随着时间更加深入。后期我们还将推出朝鲜那些车的番外篇,主要使用朋友实地拍摄的图片跟您聊聊在朝鲜路面上奔跑的那些进口车,敬请持续关注!